发布于:2024-06-14
原创

房颤患者要知道这些救命常识!罗湖区人民医院组织开展「中国房颤日」义诊活动

2024 年 6 月 6 日是「中国房颤日」,今年的主题为「关注房颤,预防卒中」,旨在提高人们对房颤的认识。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国房颤患者人数约 1000 万,且发病率逐年升高,房颤的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房颤患者卒中的概率比普通人高 5 倍,每 5-6 个卒中患者就有 1 个有房颤病史。

为进一步普及房颤知识、心血管健康防治知识及救助能力,增强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6 月 6 日下午,在罗湖区人民医院心内科裴晓阳主任和雷志荣护士长的带领下,由内一科党支部、胸痛中心、心内科 10 余名医师及护士组成的医护义诊团队,在罗湖区人民医院门诊一楼举行了「中国房颤日」主题活动。

房颤患者要知道这些救命常识!罗湖区人民医院组织开展「中国房颤日」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悬挂主题横幅、设置咨询台和义诊台,医务人员免费为市民测量血压和血糖,解读化验单及体检报告结果,讲解房颤、胸痛、高血压、心衰、心脏骤停的基本知识,讲述房颤、冠心病、高血压的危害,以及传播心血管病防治相关知识;同时发放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宣传册,进行科普教育等系列活动。

房颤患者要知道这些救命常识!罗湖区人民医院组织开展「中国房颤日」义诊活动

房颤患者要知道这些救命常识!罗湖区人民医院组织开展「中国房颤日」义诊活动

裴晓阳主任为市民普及心血管健康知识

裴晓阳主任指出,心房颤动 (房颤) 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因其对心脏节律的持续影响,显著增加心源性卒中、心力衰竭和痴呆等风险,严重影响患者远期获益和生活质量。2013 年 3 月 19 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八大学会联合倡议将每年 6 月 6 日定为「房颤日」,以改善我国房颤的预防与大众认知现状,提高房颤的综合防治水平。今年是第十二个「中国房颤日」,我们积极响应并举行义诊活动。此次活动目的是普及心脑血管病防治知识,提高大众对房颤危害的认识,加强对心源性卒中预防和房颤的持续管理。

房颤患者要知道这些救命常识!罗湖区人民医院组织开展「中国房颤日」义诊活动

林文海副主任医师为市民普及房颤知识

林文海副主任医师从专业角度为深圳居民讲解了如何发现房颤及健康生活方式减少房颤发生。

如何发现房颤: 房颤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乏力,如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人群需更加注意,在医师心脏听诊及摸脉搏时注意是否有房颤体征。心电检查是最重要的手段,包括心电图、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持续心电监护等,现在有许多家庭可穿戴心电监护设备对房颤的发现起到的重要作用。

以下重点人群需做房颤的筛查:

(1)>65 岁患者;

(2)短暂性脑缺血/卒中

(3)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4)房颤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等

房颤患者要知道这些救命常识!罗湖区人民医院组织开展「中国房颤日」义诊活动

爱心义诊

房颤患者要知道这些救命常识!罗湖区人民医院组织开展「中国房颤日」义诊活动

据《中国心房颤动流行病学调查 20 年》指出,房颤可使卒中风险增加 4~5 倍,心衰风险增加 3 倍,痴呆和死亡风险增加 2 倍,房颤治疗刻不容缓。罗湖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始终关注房颤治疗前沿技术,并于 2014 年在深圳市开展首例左心耳封堵术预防房颤卒中,随后在深圳市开展首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一站式治疗,填补深圳市相关领域空白。

通过本次义诊活动,对普通市民市民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相关患者给予了健康饮食、运动、日常监测和安全用药的科普和指导,普及了血压心律监测、健康生活方式、急救技能等相关知识。参与的市民朋友们获取了心血管最新健康理念,提高了对房颤的认知。  

来源:心血管内科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