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12
原创

惊!孩子发热,却脑部感染了

病例 1:

1 岁 2 月龄患儿,因「发热 17 小时」收住院治疗,追问病史知患儿自发病开始出现反复高热,予交替口服布洛芬及对乙氨基酚后仍高热难退,心率呼吸明显增快,精神疲倦,嗜睡,病程中有一过性的晕厥发作(家长描述不清,表述突发向后倒了一下)。

入院后予抗感染加强补液、退热等对症治疗后,体温在第二天下降至正常,吃喝玩乐同平常,第三天再次出现反复高热,精神疲倦,心率呼吸增快,完善头颅 MRI 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检查示背景活动性慢波,诊断「感染相关性脑病」,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

病例 2:

2 岁 1 月龄患儿,因「咳嗽、发热 3 天,抽搐 1 次」入院,追问病史知患儿自发病起反复高热不退,于发热 48 小时后高热时出现抽搐 1 次,持续 20 分钟,至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急诊就诊后予镇静、吸氧后抽搐缓解,患儿清醒后可自行走路、说话、吃饭,但收住院时发现患儿走路欠有力、易摔跤,说话较多,精神亢奋,拿东西出现轻微手抖等情况。

入院后予以积极治疗仍有发热难退,呼吸心率增快,入院后考虑「感染相关性脑病」,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感染无处不在,某些感染不仅影响我们的身体,还可能侵袭我们的大脑,引发一种严重的疾病——感染相关性脑病!

感染相关性脑病,顾名思义,是一种与感染密切相关的脑部疾病。这里的「感染」指的是由病毒、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这些微生物可能通过血液、呼吸道或其他途径进入人体,进而侵犯神经系统,引发脑部炎症、水肿、出血等病变。

值得注意的是,感染相关性脑病并非直接由微生物感染脑部引起,而是由全身性感染导致的脑部继发性损害。这种继发性损害可能涉及神经胶质细胞的激活、细胞因子的释放、神经递质代谢的异常等多个环节,最终导致脑功能的障碍。

感染相关性脑病有那些表现呢?

1. 常见症状:反复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

2. 神经系统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逐渐出现头痛加剧、肢体抖动、步态异常、嗜睡、精神亢奋、抽搐等,甚至小婴儿可出现前囟隆起、哭闹不安等表现。

3. 其他症状:认知障碍、行为异常等精神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感染相关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患者在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病史等信息,对病情进行初步判断。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典型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医生会更加关注其是否存在感染相关性脑病的可能性。

脑脊液检查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病原体、炎症介质等指标,有助于明确感染的性质和程度。此外,血常规、血生化等实验室检查也可以为诊断提供辅助信息。

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MRI 等可以直观地显示脑部病变的情况,包括炎症、水肿、出血等病理改变。这些影像学检查结果对于确定病变部位、范围以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脑电图检查可帮助协助观察患儿是否有脑功能障碍及其程度,指导后续治疗。

根据以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医生可以确诊该疾病,并进行有效的救治手段。

怎么预防感染相关性脑病?

预防感染相关性脑病的关键在于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个人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此外,接种疫苗也是预防某些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的治疗,以避免感染扩散至脑部。

惊!孩子发热,却脑部感染了

供稿:小儿神经专区 袁梁玉、李娴

编辑:冯杉杉、李若昊

初审:曾立忠

终审:徐进、何武东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