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13
原创

夏季腹泻高发,快来看看怎么应对!

夏天来了,天气潮湿闷热,正是病菌滋生繁殖的好时机。儿童由于免疫力较低,易感病菌,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症状。每年 5 月-8 月是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

一、儿童夏季腹泻的不同分类及处理方式

1. 非感染性腹泻

多由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引起。如空调房温度太低,或睡觉时没有盖好小肚子,或进食过多生冷食物及饮品。

大多属于轻度腹泻,表现为大便呈糊状,可带有酸臭味,没有黏液及血丝,每日排便少于 10 次,无发热及明显失水表现,宝宝进食及活动不受明显影响,精神状态良好。

这部分宝宝通过调整饮食,进食温热易消化食物如米糊,稀粥,软面条,保证足够的水分及热量摄入,通常 2-3 天可自行缓解,可居家观察,不要忘记用温水清洁幼儿的小 PP。如 3 天后无缓解,或伴有明显腹痛、哭闹不安、进食减少、精神反应受影响,则需立即就医。

2. 感染性腹泻

是进食被病菌污染的食物,或因未洗净的双手带有的病菌随食物进入消化道引起。夏季腹泻尤以细菌感染为主,少数为病毒感染,各年龄组的小儿均易发病。

大便呈稀糊或水样,量多,常带有黏液,甚至血丝或脓血,每日排便次数不等,可达 10 次以上,通常伴有呕吐、进食减少、脱水(表现为皮肤口唇干燥、前囟或眼眶凹陷、哭时泪少或无泪、小便减少、体重减轻)、腹胀、发热、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等表现。

小儿腹泻发病可缓可急,严重的可出现肠套叠、肠梗阻、惊厥、休克、脑病、心肌损害等。一旦孩子出现感染性腹泻,家长千万别自行用药,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一步评估及合理用药,防止和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进行合理必要的抗感染治疗。

二、儿童夏季腹泻的药物治疗

针对腹泻,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分为四类:口服补液盐、止泻药物、抗菌药物以及益生菌制剂。

1. 口服补液盐。 防治脱水是腹泻病治疗的重要环节,在无频繁呕吐、可饮水及进食的情况下,及时补充适量口服补液盐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使用口服补液盐可减少或避免静脉输液。

口服补液盐应间断、少量、多次饮用,不宜在短时间内大量饮用。有些家长认为口服补液盐味道不好,就加点牛奶、果汁改善口感,这是不对的。这样会造成渗透压的改变,影响疗效。也不要将一袋分成几次溶解,因无法精确拆分,会影响补液效果。如口服补液无法纠正脱水,或脱水进一步加剧则需静脉输液。

2. 止泻药物中常用的是蒙脱石散。 它是一种高效的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较强的吸附固定抑制作用。蒙脱石散作用于消化道而不被吸收,无毒副作用。

服用时 1 袋用 50 毫升温开水,水多水少均会影响疗效,搅匀后服用。蒙脱石散宜空腹服用,避免在饭前或饭后 30 分钟之内服用,因为食物会影响蒙脱石散在肠道表面的覆盖。建议与其他药物间隔 1~2 小时使用。腹泻症状控制后,可以减量或停药,不可长期使用。有习惯性便秘者不宜使用。

3. 抗菌药物。 不是所有腹泻都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对非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和寄生虫引起的腹泻是没有效果的。滥用抗菌药物可能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加重病情,建议大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

4. 益生菌制剂。 适当补充益生菌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进行辅助治疗。益生菌活菌制剂建议于饭后 30 分钟用温水送服,打开胶囊或散剂溶解时水温不超过 40℃。活菌制剂不可与抗菌药物同服,应间隔 2~3 小时。有些品种的活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需冷藏(2℃~8℃)保存。

以上药物在治疗感染性腹泻时经常联合使用,服药顺序很重要。建议大家在空腹服用蒙脱石散后 1 小时进食。饭后 30 分钟服用益生菌,服用益生菌 1~2 小时后,再服用抗菌药物。补液盐应间断、少量、多次饮用。

具体服药方式请遵医嘱!

三、儿童夏季腹泻的预防

1. 预防夏季小儿腹泻,首先要做到合理膳食。宝宝需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控制凉菜和冷饮的摄入,这样有助于孩子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促进肠道功能的健全,更能保证孩子的营养,增强他们的体质,提高免疫力。

2. 其次要注意饮食卫生。吃瓜果前要洗净、削皮,不喝生水,不吃过期、变质的及过凉食物,放置冰箱内的熟食应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3. 饭前洗手,大小便后洗手,有效的预防细菌滋生。宝宝活泼好动,手上通常携带有各种病菌,如果不认真洗手,用手直接抓食物吃,极易感染各种病菌。外出时也可以带些免洗手液或消毒湿巾等给孩子的小手消毒杀菌,避免病从口入。

4. 尽量减少与腹泻病人的接触,家庭中有人出现腹泻,需注意隔离与消毒。不要共用餐饮用具,卫生间注意消毒通风。

夏季腹泻高发,快来看看怎么应对!

作者介绍

夏季腹泻高发,快来看看怎么应对!

苏其利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8 年,现任珠海市医师协会儿科分会成员。

供稿:小儿消化感染科 苏其利

编辑:冯杉杉、李若昊

初审:曾立忠

终审:徐进、何武东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