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5-31
原创

漫话「贫血」

贫血 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气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通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降低作为贫血诊断及其严重程度判断的依靠。

我国贫血的诊断标准是:成年男性 HB<120 g/L,成年女性 HB<110 g/L。

贫血的严重度划分

漫话「贫血」

贫血的症状

皮肤、黏膜苍白 是最突出的体征。疲乏、无力是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困倦、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失眠、记忆力下降,是由于脑组织缺氧的症状。

心悸、气促,特别是活动后加剧。中重度贫血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

消化功能减退、消化不良,出现腹胀、食欲缺乏和便秘等。慢性重症贫血可出现夜尿增多、轻度蛋白尿;急性重症贫血尤其是失血性贫血会出现少尿、无尿。

长期中重度贫血会引起内分泌异常。严重贫血会出现低热、感染、伤口愈合慢等症状。

常见的贫血

1. 缺铁性贫血

是指机体对铁的需求和供给失衡,导致体内储存的铁耗尽,引起的红细胞内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的贫血。特殊表现有皮肤干燥、角化、无光泽,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无光泽,口角炎等。儿童还可出现精神、神经异常,如过度兴奋、好动等。

健康指导:

治疗缺铁性贫血应本着「根除病因,补足铁量」的原则。

病因治疗:

▲月经过多者需接受妇科治疗,调整月经周期或控制出血量

▲肿瘤患者需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并注意患者的营养支持

▲儿童、妊娠妇女因营养不足引起的贫血,应改善饮食,营养支持,纠正偏食的不良习惯

▲消化性溃疡引起者应抑酸治疗,减轻黏膜出血。

补铁治疗:

▲补铁首选口服铁:如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

▲如果不能耐受口服铁剂,可以肌注铁剂补充,还可以静脉补铁,最常用的注射铁剂是右旋糖酐铁。

合理膳食:

多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猪肝鸡肝、肉类、黑木耳等,另外增加维生素 c 的摄入,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同时满足维生素 B12 和叶酸的正常摄入量,他们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须物质。

2.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衰竭。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感染、出血和全细胞减少。

健康指导:

1. 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磕碰,病情严重者需绝对卧床休息;

2. 预防感染: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公众场所,外出需佩戴口罩等;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 合理膳食:进食卫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硬物及刺激性食物;吸烟饮酒有害健康,再障患者要禁止吸烟、饮酒,同时不要喝浓茶、咖啡。

4. 预防出血:用软毛牙刷刷牙或用漱口液及清洁纱布清洁口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引起肛裂,继而诱发肛周感染;观察皮肤及口腔粘膜有无出血情况,注意有无血尿、黑便等情况。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