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5-31
原创

掉以轻心的腹痛,竟是儿童「癌症之王」

7 岁大的小杰,半年前出现腹部疼痛,家属以为只是吃坏了肚子,没有重视。3 个月后小杰的腹痛越来越严重,期间还有发烧,去医院做了腹部彩超检查,考虑是淋巴结炎,口服一些调理肠胃的药就回家了。

没想到腹痛不但没有缓解,左侧颈部还出现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大肿物,并伴有腰背部的疼痛,家属这才意识到事情不简单,急忙到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经过详细检查,竟发现肾上腺区长了一个大肿物,经病理诊断是神经母细胞瘤,颈部肿块是肿瘤转移。

什么是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恶性肿瘤,尤其是小于 5 岁婴幼儿常见的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占儿童恶性肿瘤的 8%~10%,病死率却达 15%。近年来,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该肿瘤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起病隐匿,与其他更常见的疾病表现相似。那么该如何去预警呢?

神经母细胞瘤有哪些表现?

1. 腹部表现:神经母细胞瘤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腹部。腹部肿瘤体积较大时可能会腹胀感,也可能引起腹痛及腹泻。

2. 胸、颈部肿块:神经母细胞瘤另一个常见的原发部位就是胸颈部。颈部的肿瘤通常从外表上就能看见,触之较硬,按压不痛。胸腔内的肿瘤不易发现,但如果压迫到气管,会有喘息、呼吸困难的表现。

3. 局部水肿:如果肿瘤长在胸部,可能会压迫血管导致局部静脉或淋巴管回流障碍,从而出现面颈部、手臂和胸部的肿胀,也可出现红色瘀斑。如肿瘤长在下腹部或盆腔,则可能引起腿部水肿,对于男孩,也可导致阴囊水肿。

4. 霍纳综合征:是由于神经母细胞瘤侵犯颈部交感神经节而导致,表现为单侧面部无汗、眼睑下垂、眼球内陷、瞳孔缩小和虹膜异色征。

5. 「浣熊眼」:有时可为神经母细胞瘤首发症状,常表现为眶周瘀斑,严重则导致眼球突出。

6. 其他症状:发热、皮下包块、骨痛、背痛、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

神经母细胞瘤如何预防?

目前神经母细胞瘤发病原因尚未明确,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家长们能做的是发现情况及时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抓住生存的机会。

患儿具有以下一项及以上症状者,建议纳入神经母细胞瘤识别流程:

1、小于 1 岁儿童:不明原因的咳嗽,时间大于 1 个月;不明原因的迁延性腹泻;胸腹部包块或皮下结节。

2、1-5 岁儿童:不明原因的发热,淋巴结肿大,不能解释的肢体疼痛,苍白、乏力、衰弱、易激惹、多汗、食欲不振,不明原因的腹痛或或腹泻,不明原因的肢体活动障碍,眼周的表现(单侧眼球突出、眶周瘀斑)、无法解释的瘀伤。

神经母细胞瘤目前如何治疗?

神经母细胞瘤需要综合治疗,主要治疗包括化疗、手术、放疗、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分为三个阶段:诱导阶段、巩固阶段和维持阶段。

1. 诱导阶段:诱导阶段的治疗为诱导化疗使肿瘤范围缩小利于手术切除原发灶。对于无法手术彻底切除肿瘤的患儿,可化疗缩小肿瘤后进行二次手术,这通常需要有经验的医生进行判断。

2. 巩固阶段:巩固阶段的治疗为术后巩固化疗、放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3. 维持阶段:维持治疗包括抗 GD2 单抗免疫治疗联合 GM-CSF 应用和 13-顺式维甲酸治疗。GD2 单抗与细胞膜表面抗原结合后调动免疫系统,使肿瘤细胞裂解和死亡。

儿科专家提醒:尽管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肿瘤之王」,死亡率较高,但是我们现在有一定的治疗手段,并且随着医学的发展,未来会有更多攻克神经母细胞瘤的手段及药物,给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带来更多生存的可能。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