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04
原创

中、高考临近,父母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心理状态?

中、高考临近,孩子们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情绪不佳的情况时有发生。作为父母,我们深知孩子的情绪状态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那么,孩子和父母该怎么在情绪上做好考前准备呢?

考前孩子常出现的异常情绪

1. 认知表现

过分担心考试结果,考前常会有这样的想法:我能力不行、我考不好会对不起老师和家人。

2. 情绪表现

焦虑、紧张、担心、害怕、烦躁、易激怒。

3. 生理表现

心慌、胸闷、头晕、失眠。

4. 行为表现

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学习效率低、近期模拟考试成绩波动大、厌学,甚至有的学生逆反老师及家长、旷课、厌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的现象。

考前父母常出现的情绪反应

大多数情况下,焦虑和抑郁两种情绪在考前家长身上最为典型和常见。容易焦虑的家长有两种常见性格特点:

性格气质型为胆汁质,容易焦虑、发脾气,一不留神就会将焦虑释放到孩子身上,考前也会不断催促孩子、向孩子施加压力,或是拿自己孩子和别人比较等;

控制欲较强的家长,一旦孩子有超出常规的行为表现便施加压力,但通常孩子的情绪不但不会得到改善,还会越发压抑。

考前父母常出现的错误心理安慰

当孩子跟你分享紧张情绪时,家长常常会用以下语气回应:

「这个时候才知道紧张,早干嘛去啦,还不快抓紧最后时间复习去!」

「没剩多少时间了,咬咬牙挺过去,要不你每天多复习半小时,更安心!」

「都快考试了,不用多想啦,想那么多也没用,是不是?」

这类型的回答看似给予了孩子一些回应,实则没有在心理上给予孩子支持。

考前父母正确的心理支持

首先,家长应当理解孩子考前焦虑情绪是正常的,多引导和去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不能对于孩子此时的想法进行批评和指责,需要让孩子感受到家人对他此时的支持和理解,沟通的内容需要尽量避免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

其次是不去否定、逼迫孩子,孩子听了会反感的尽量少说或不说。在沟通时也要注意沟通的时机,若孩子明显拒绝沟通时,可以让孩子自己缓一缓。

另外,也可以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但不要过分强调成绩,多鼓励孩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适当的放松方法

正念呼吸法

①采取基本姿势

选择一个舒适的位置,调整姿势,稍微挺直背部,腹部放松,手放在大腿上,双腿不交叉,缓缓地闭上眼睛。如果采用睁着眼睛的方式,可以选择一个前方 2 米左右的位置凝视。

②用意识关注身体的感觉

慢慢地感受身体与周围环境的接触,如你的脚底和地板,大腿和手,臀部和椅子。感受身体被地球重力吸引。

③注意呼吸

注意与呼吸有关的感觉(通过鼻孔的空气/因空气出入而导致胸部与腹部的起伏/呼吸与呼吸之间的停顿/每一次呼吸的深度/吸气与呼气的空气温度差异等)。不必深呼吸也不用控制呼吸,感觉就像是「等着」呼吸自然到来。

为呼吸贴上「1」「2」……「10」的标签也很有效果。

④如果浮现杂念……

一旦发现自己浮现杂念,就将注意力重新放到呼吸上(呼吸是「意识的锚」)。

产生杂念是很正常的,不必苛责自己。

身体冥想

以站姿进行动态冥想:

站着并将双脚打开至与肩等宽,伸出双臂,在身体两侧缓缓抬高。

将注意力集中在腕部肌肉的变化、血液下流的感觉上,还要感受重力。

慢慢将手臂抬高后,再慢慢放下手臂至原位,反复重复几次。

如果孩子考前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如头痛、胃痛等,并且上述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帮助考生缓解焦虑情绪,并出现心情低落,烦躁,睡眠变差,有时会出现心慌、胸闷等躯体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状态时,建议及时带孩子至精神心理科门诊寻求专业帮助!

供稿:儿童心理卫生科 阮浩知、周翔

编辑:冯杉杉、李若昊

初审:曾立忠

终审:徐进、何武东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