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5-29
原创

让呼吸道病原体无处遁形

近期, 门急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又开始增多了, 当孩子反复发热,顽固性咳嗽,血常规、流感病毒抗原、肺炎支原体抗体等这些常规的化验检查都做了,但还是没有明确病原,经验性用药治疗效果不佳时,作为医生,我们还有哪些办法?

去年冬季我们开展了 107 项呼吸道病原体靶向测序检查,检测到常见的病毒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常见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另外还能针对检测到的肺炎支原体和百日咳鲍特菌进一步做耐药基因检测,经过半年多的临床实践和观察,这是一项值得信赖的检测手段。

靶向测序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通过应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靶向高通量测序,实现对病原体既广谱又精准的检测,可以同时检测出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包括各种病毒、细菌和支原体等。

同时具有快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优点,可以对病原体进行基因组水平的检测和分析,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检测结果。

靶向测序同时还包含耐药基因检测,能更好地指导医生合理用药。

比如查出耐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百日咳鲍特菌感染,需要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查出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需要更换为四环素类药物治疗;查出流感病毒感染,可以在发病 48 小时内,第一时间口服抗流感药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通过耐药基因检测,避免盲目应用耐药药物,做到精准治疗,不走弯路,不滥用抗生素,缩短治疗时间,避免孩子因为不合理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患者故事

下面简要介绍一个通过 107 项呼吸道病原体靶向测序结果指导治疗的病例:

男孩,12 岁,咳嗽伴低热 6 天。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中低热。

初次就诊查血常规、C 反应蛋白大致正常,流感病毒 A+B 抗原阴性,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阴性,肺炎支原体 IgM 抗体阴性。经验性口服阿奇霉素 3 天,病情无好转。

肺部 CT 检查提示双肺炎症,进一步完善 107 项呼吸道病原体靶向测序,结果提示:百日咳鲍特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且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明确病原后改为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头孢曲松抗感染,调整治疗方案后症状明显减轻。

孩子在应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头孢曲松 7 天后,又做了一次靶向测序,未再检测出百日咳鲍特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给予降阶梯治疗,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共 14 天,病情恢复理想。

让呼吸道病原体无处遁形

【部分检测结果截图】

靶向测序报告中还包含检测出的病原微生物的相关解释,能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些病原体的临床特点,包括易感人群,传播方式,症状特点及预测病程等。

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并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接触隔离,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让呼吸道病原体无处遁形

【部分检测结果截图】

107 项呼吸道病原体靶向测序是采集咽拭子做检测,属于无创检查,1-2 个工作日出结果。

靶向测序可以用于明确病原、指导合理用药、预测病程,也是儿科医生心目中理想的检查。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