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5-29
原创

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第 24 批援赞比亚中国医疗队郑州大学五附院医疗队员载誉归来

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第 24 批援赞比亚中国医疗队郑州大学五附院医疗队员载誉归来

2024 年 5 月 17 日晚 23:30,第 24 批援赞比亚中国医疗队郑州大学五附院医疗队员圆满完成援赞任务,安全抵郑。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韩晔,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傅聿铭,党政办、人力资源部、援非队员科室等部门负责人及部分队员家属共同前往新郑国际机场迎接队员们的归来。

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第 24 批援赞比亚中国医疗队郑州大学五附院医疗队员载誉归来

由放射影像科医生权红军、泌尿外科医生王栋、消化内科医生杜君义和麻醉科医生李晓培 4 名医学专家组成的专业队伍,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启程远赴赞比亚。权红军医生前往了疟疾流行的铜带省恩多拉市的恩多拉医院,王栋医生工作于利文斯顿中央医院,杜君义医生工作在利维·姆瓦纳瓦萨医院,李晓培医生前往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医院-UTH(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为赞比亚人民提供了无私的医疗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展现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职工的优秀精神风貌。

艰苦环境,医者仁心。援赞期间,4 名医生不仅面临着医疗设备简陋、药品短缺、疟疾横行的现实挑战,还要适应陌生的气候和风俗习惯,但这些困难并没有动摇他们的信念,反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克服重重困难,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专业水准和奉献精神,积极为赞比亚的患者诊断治疗,拯救生命。由于缺少专业的影像学医生,很多患者的影像学诊断报告迟迟出不来,有的肿瘤患者肿瘤组织甚至长满腹腔,年幼的孩子肺脓肿能够穿破胸腔至体表,鼻窦炎的儿童炎症能蔓延到颅内。权红军医生深感痛心,内心焦急。他加班加点,马不停蹄地阅片、出报告,仅用不到两周的时间便将前期累积的患者影像诊断报告悉数完成。工作在卢萨卡 UTH 医院的李晓培医生,遇到了一个因宗教信仰问题而拒绝输血的术中大出血病人,她力排众议,果断采取措施,采用多种麻醉管理方式联合稳定术中循环,术毕患者顺利苏醒。她还为当地医生做关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详细讲解,在无法顺利建立外周静脉通道的时候指导赞比亚的医生应用超声解决此类问题,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冲破桎梏,创新创造。 擅长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的王栋医生,在利文斯顿中央医院没有任何微创设备的严峻挑战下,通过改造医疗器械,成功开展了上尿路手术和相对复杂的泌尿系统肿瘤手术。在刚刚到达利文斯顿医疗点的第三天,王栋医生就成功开展了赞比亚南方省首例半尿路切除手术。之后的工作中,王栋医生通过改进并优化以往的手术方法,自制输尿管支架管完成了一例当地极少开展的上尿路切开取石手术,避免了患者二次开放取管手术,赢得当地医生的敬佩和赞许。杜君义医生同样面临因手术器械限制而无法开展内镜手术的困境,但他积极应对、灵活变通,采取进行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息肉切除、内镜下异物取出、食管静脉曲张套扎、食管狭窄扩张等治疗措施,为遭受消化系统疾病折磨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杜君义医生时常带教当地的年轻医生进行胃肠镜技术的学习,切实教会他们,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医疗队员们不仅在医疗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还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尊重并融入当地风俗,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成为中赞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尽管此次任务已经结束,但他们的心依然与赞比亚人民紧密相连。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们将继续秉持「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更多人带去健康和希望。

此次援赞医疗任务的圆满完成,充分展示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在国际医疗援助领域的实力和担当。我们相信,在全体医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将继续在国内外医疗事业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