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5-28
原创

「星爸星妈」,请多一点关爱自己

随着孩子每一天的成长,每一天都会带给我们父母不同的惊喜。

他会抬头了,他会翻身了,他会爬了,他会坐了......

他会对着你笑了,他会一直看着你了,他会寻找妈妈的声音了......

他会咿咿呀呀地说话了,他会叫爸爸妈妈了,他会和你对话了……

孩子在父母的爱中,日渐成长。

父母看着孩子的长大,心情也是充满了喜悦!

然而,有这么一群父母,从初为人母的喜悦中,慢慢随着孩子的一天一天长大,变得越来越担忧。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虽然会走路,但是只喜欢走固定的几条路线;虽然能看见,但是对周围的人和物却视而不见;虽然能听见,但是对父母的呼名没有回应;虽然能发声,但是闭而不言或者说听不懂的「火星语」;虽然会张手,但是不会伸手指东西......

他们一次一次抱着希望,现实又一次一次地让他们失望。

他们就是孤独谱系障碍(简称孤独症)孩子的父母,俗称「星爸星妈」。

他们为了帮助孤独症的孩子的康复,比普通父母付出了更多的爱,承受了更多的艰辛。

一、每一位星爸星妈都有艰辛的心路历程

一位母亲说:「当我第一次从医生口中听到孩子是孤独症时,我整个人都奔溃了,都是懵掉了,不知道是怎么回去的。回到家里,我和他爸爸哭了两天两夜。很久很久之后,当我看到我孩子确诊的医院时,心里仍然会难受!」

研究显示,孤独症孩子的家长焦虑症状发生率接近 50%, 抑郁症状发生率接近 30%。

很多星爸星妈正在经历着或者已经走过了或长或短的震惊期-拒绝期-绝望期-内疚期-接受期的心路历程。

震惊期: 出乎意外,各个医院奔波反复就诊——「我的孩子只是不会说话,他看起来很好,怎么可能?!」

拒绝期: 无比愤怒,难以接受孩子的现状——「医生,你是不是看错了,你怎么断定他就是呢?」

绝望期: 辗转各机构,心存侥幸到遇瓶颈——「我们天天带他玩,给他做训练,他为什么就不理我。他现在进步怎么这么小呢?以后怎么办?」

内疚期: 心存愧疚,深深自责——「是不是我们没有尽全力去照顾他,没有陪他,他才这样的。是不是我怀孕的时候吃了不该吃的?」

接受期: 从零开始,积极干预,虽然仍会表现出悲伤、压抑、自责的情绪——「他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孩子,他现在会看人了,他每天都在进步。」

二、星爸星妈们每天都面临巨大的挑战

1. 父母的生活发生变化

孤独症儿童需要更多的不断照顾和监督,因此父母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经济去养育孤独症儿童,父母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变化,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日常生活的品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等。

2. 挑战性行为,让父母孤独

孤独症儿童经常表现出具有破坏性和难以管理的行为,重复的、无功能的活动和兴趣,以及对变化不能容忍,这给孤独症儿童及其家人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和痛苦,也会让周围人难以接受。这些行为问题不仅是父母压力的主要来源,而且让许多父母感到极度孤立。

3. 穷思竭虑,避免孩子被受欺凌

社交互动以及交流方面的困难,容易使孤独症儿童成为欺凌的主要目标,父母必须想办法在生活中、学校中配合着专业康复治疗师不断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社交技能,避免他们被欺凌或被边缘化。

4、累积的压力影响婚姻家庭关系

长期照料患儿,无暇放松身心,种种累积的压力,让父母每天都处于疲惫不堪中,容易导致婚姻关系恶化和家庭幸福指数下降。

相对于诊断结果带来的「急性伤害」,长时间照顾患儿给照顾者带来的巨大的身心影响无疑是一种 「慢性伤害」。

三、星爸星妈,请给自己更多的关爱

星爸星妈在给予孤独症儿童全身心的爱的时候,也请关爱好自己。

1. 及早发现和干预

接受自己的孩子患有孤独症,可以说是一个家庭一生的课题。当怀疑孩子存在孤独症的一些表现时,及早寻求专业帮助,寻找专业医生,及早明确孩子的诊断和治疗计划;根据孩子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干预,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功能康复,减轻父母的养育压力。

2. 客观了解孤独症

通过观看纪录片、阅读科普书籍、参加与孤独症相关的培训和线下活动,客观的了解更多关于孤独症的信息和知识,避免人云亦云,减少负面信息的输入,这将极大地缓解父母的困惑和焦虑。

3.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

接纳孩子的异常,给予足够的关爱。当孩子有进步或者表现得好时,及时通过动作、语言或者物质进行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当孩子表现不恰当的行为时,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行为矫正或者适当忽略。每天坚持一点,每天看到孩子的一点进步,在孩子的进步中看到自己的成就。始终坚信,日积月累,我们的孩子会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4. 家庭相互支持

父母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给予相互支持,当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在带养中感到身心疲惫时,家人可以帮忙带养孤独症儿童一段时间,让父母得到喘息;家人之间相互支持,齐心协力,让父母有个可以依靠的港湾。家人的支持,也让孤独症儿童在家庭中学习如何与人社交。

5. 寻求社会支持

父母可以与其他孤独症儿童家庭、残联或孤独症相关组织进行联系,获得更多的康复治疗的信息,彼此交流养育经验和技巧,看到了孤独症儿童康复成功的希望。

当父母感到压力大,难以应对,及时寻求精神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

请社会大众给予我们的孤独症儿童更多的包容和理解,让星爸星妈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最后送给星爸星妈一段话:

「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求有功,但求无愧。即使孩子最终似乎还是什么都没有学会,但是我们努力了,我们对得起孩子。如果奇迹真的发生,我们不是应该感到惊喜吗?」

「星爸星妈」,请多一点关爱自己

供稿: 儿童心理卫生科 钟洁琼

编辑:冯杉杉、李若昊

初审:曾立忠

终审:徐进、何武东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