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5-24
原创

合肥京东方医院:请您收好这份抗「压」指南!

得了高血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患上高血压!你知道吗?在我国有一半高血压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2》显示,我国高血压病患人数 2.45 亿,但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仅为 51.6%。换而言之,有近一半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不少人常常以为只是自己太累了,休息休息就好。殊不知,高血压的红灯已经亮起!

血压是我们身体的脉动,对生命至关重要。它推动血液在体内的流动,为身体带去所需的营养 5 月 17 日是「世界高血压日」,让我们一起关注血压健康!

小心高血压找上你,千万改了吧!

No.1

饮食、饮酒: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高盐、高脂饮食可导致血压升高,而过量饮酒可增加血压升高的风险。

No.2

吸烟:

吸烟和长期的二手烟均可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吸烟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血脂异常的吸烟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更高。

合肥京东方医院:请您收好这份抗「压」指南!

No.3

超重/肥胖:

正常体重是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 18.5~23.9 kg/m2[BMI = 体重÷身高 2(kg/m2)],且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超重和肥胖可增加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尤其是 中心性肥胖,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 BMI 正常者的 3 倍。

No.4

精神心理因素:

高血压发病与长期精神紧张、焦虑、高负荷压力等因素显著相关。在应激状态下,心率、血压、体温、肌肉紧张度、代谢水平等均可能发生显著变化。

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干预高血压多重危险因素, 能够有效预防高血压。

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5 g。

★ 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控制每日总能量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富钾的食物,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等高脂肪食物,少吃咸肉、咸菜等腌制品,炒菜少放油。

合肥京东方医院:请您收好这份抗「压」指南!

★ 适量运动,循序渐进,可采取短时间、多次积累的方式,每日累计 30~6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 5 天;肌肉力量练习与有氧运动相结合。

★ 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减轻精神压力,必要时进行专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 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

★ 不饮酒或限制饮酒

五个常见「高血压信号」

No.1

头晕头昏:

高血压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有些是持续性的,有些是一过性的,在突然改变体位(如下蹲或起立)的时候表现得较为明显。

No.2

乏力疲劳:

高血压还容易出现乏力、疲劳,因为血压升高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机体各组织器官缺氧,引起疲劳。

No.3

心悸失眠:

高血压患者心悸、失眠较常见,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

No.4

肢体麻木:

高血压患者,有时候会肢体麻木,主要以手指、脚趾、皮肤出现酸痛、肌肉紧张、麻木等症状。部分患者常感手指不灵活。

No.5

记忆力下降: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动脉的硬化,出现了 脑供血不足 的情况,这会引起记忆力的减退。

预防高血压的关键在于及时地发现并对其进行管理。很多人往往根据自己的身体感觉来判断是否患有高血压,这种观念是非常危险的。对于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以确保血压在安全范围内。而对于 50 岁以上的健康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体检时测量血压,或者每三个月测量一次,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高血压问题。

如何诊断高血压?

诊室血压

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 3 次测量收缩压 ≥ 140 mmHg 和/或舒张压 ≥ 90 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如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血压虽<140/90 mmHg,仍诊断为高血压。

合肥京东方医院:请您收好这份抗「压」指南!

动态血压监测

24 小时平均血压 ≥ 130/80 mmHg,或白天血压 ≥ 135/85 mmHg,或夜间血压 ≥ 120/70 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

连续监测 5~7 天平均血压 ≥ 135/85 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隐匿性高血压和白大衣高血压

需注意隐匿性高血压和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主要表现为诊室血压<140/90 mmHg,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提示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表现为反复出现诊室血压升高,而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正常。

在家如何自测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可辅助调整治疗方案,推荐高血压易患人群及患者长期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每年至少校准 1 次。不推荐腕式血压计、手指血压计等其他部位的电子血压测量设备

建议早晨起床后 1 小时内或晚上就寝前测量血压,早晨测量应在服降压药物及早餐前、排尿后测量坐位血压。测量血压时,应至少测量 2 次,间隔 1~2 分钟,若差别 ≤ 5 mmHg,则取 2 次测量的平均值;若差别>5 mmHg,应再次测量,取后 2 次测量的平均值。初诊高血压患者或高血压患者调整降压药物期间,建议连续自测家庭血压 7 天。血压控制平稳者,建议每周家庭自测血压 1~2 天。精神高度焦虑者,不建议频繁自测血压。鼓励高血压患者记录「血压日记」,进行血压的自我管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