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5-22
原创

从少女到大娘,这项检查都要了解!

在妇产科,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可谓数不胜数,患者甲 24 岁,未婚、未育,发现癌前病变!患者乙 31 岁已接种 HPV 疫苗、未婚、未育,发现癌前病变!患者丙 50 岁从未行宫颈癌筛查,发现宫颈癌!患者丁 60 岁从未行宫颈癌筛查发现宫颈癌!

大家看到了,宫颈癌对各个年龄段的成年女性可谓无差别攻击!

宫颈癌的病变过程

从感染 HPV 到出现癌前病变再发展到宫颈癌,需要数十年时间。规范筛查,关口前移,完全可以避免宫颈癌的发生。所以规范的宫颈癌筛查非常重要!

那么,宫颈癌筛查中的 TCT、HPV 都是什么呢?

TCT(液基细胞检测)

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在一定程度上已取代了宫颈刮片。TCT 筛查对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可高于 90%。同时还能发现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等。TCT 也是宫颈癌病变筛查三部曲——TCT、阴道镜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第一道关卡。但单一的细胞学检查不足以评估女性罹患宫颈癌的风险。

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临床上发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导致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元凶」。低危型感染可表现为寻常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HPV 检测是对病因的检查。HPV 在体内可潜伏 10 年甚至更长时间,持续 HPV 感染(大于 1 年)是宫颈癌的常见病因。故 HPV 检测可提高早期检出率,最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为全球范围内消除宫颈癌提供了可能。

简单来说,如果把宫颈细胞比作军队,TCT 检查就是看军队里是否有不服从管理的士兵,HPV 检查则是看是不是有敌人入侵了……从全面角都讲,两项检查都要做。

根据《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2023 年版)结合我国国情,为您作以下检查参考推荐

1.25~64 岁女性

采用每 5 年一次的 HPV 核酸单独检测,或联合筛查;或每 3 年一次细胞学检查。

2. 筛查终止年龄 65 岁以上女性

如既往有充分的阴性筛查记录,并且无 CIN、HPV 持续感染,以及无因 HPV 相关疾病治疗史等高危因素,可终止筛查。

对 65 岁以上,如从未接受过筛查、或 65 岁前 10 年无充分阴性筛查记录、或有临床指征者,仍应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3. 特殊人群的筛查

25 岁以下高危女性的筛查 25 岁以下女性,如存在多性伴史、过早性生活史、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以及吸烟等高危因素,建议性生活开始后 1 年内进行筛查,并适当缩短筛查间隔。

4. 妊娠期女性的筛查

对于从未接受过子宫颈癌筛查的女性及未进行规范子宫颈癌筛查的女性;恰好到需再次子宫颈癌筛查的女性,建议在孕前检查或者第一次产前检查时进行子宫颈癌筛查,筛查方法采用单独细胞学检查或联合筛查。

5. 预防性 HPV 疫苗接种后的筛查

预防性 HPV 疫苗接种人群的筛查策略同普通人群。

总之,规范、有效的宫颈癌筛查,可极大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如您有任何宫颈癌筛查的疑问,可来妇产科门诊咨询!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