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5-22
原创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快问快答,建议收藏!

常听说的幽门螺旋杆菌到底是个啥?

自从前些年发现幽门螺杆菌(下称 HP)的马歇尔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细菌,渐渐出名,成了所谓「网红细菌」。

现在很多朋友都知道,HP 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相关,也与「胃癌」有密切关系。但是大家对它只是一知半解,或仅仅是耳闻,今天,我们就带您好好了解一下它的那些事~

01「感染 HP 一定会损伤胃黏膜么?」

是的!

HP 感染后都会发生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只不过有大部分的人不会感觉到有症状。

证据表明,与以下疾病相关:

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消化不良;胃癌、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

此外还有数十种胃外疾病与之相关,但只要及时根除 HP,尤其是在感染初期(浅表性胃炎阶段)根除,几乎可 100% 预防肠型胃癌的发生。

02「它是对人体有益的共生菌么?」

不是!

《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2015》强调:「建议治疗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除非有抗衡因素」。

有些舆论认为,HP 对人类的免疫力提升、反流性食管炎及减少食管癌的发病率方面可能有益处,而且大多数感染者并没有症状;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证明幽门螺杆菌对人体有益;反而绝大多数的实验及研究证明,HP 是一种可传染的致病菌。

没有症状并不是意味着没有伤害!

03「没有症状可以不治疗么 ?」

这个是要结合患者本身是否合并高危因素来决定的。

比如萎缩性胃炎、胃癌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抽烟;长期服用部分药物者 等这些都是高危因素,即便没有症状,如果合并上述高危因素,也是建议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

但从预防胃癌的角度来讲,没有症状,也要治疗。

第一,在没有发生萎缩性胃炎之前根除 HP 几乎可阻断肠型胃癌的发生;

第二,很多胃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包括胃癌的前期也没有特异性症状;而根除 HP 是属于釜底抽薪的有效预防手段。

04「治愈后容易复发么?」

如大家所知,HP 是通过口-口传播的。在中国,由于独特的餐饮习惯,很难做到严格的分餐,那么,被感染的几率很大,同时治疗后是不是也会因为不能保证严格分餐等容易造成感染的饮食习惯而再次感染?

事实上并非如此!

目前国内有的研究提示,感染根除之后的复发率只有 1.7% 多一点,也就是一百人中不到两个人会复发。国外的研究也证实 Hp 再感染率也不是很高,数据显示 1 年再感染率在 1.45% 以下,且逐年降低。

所以对于成人来说根除之后的复发率是很低的,不需要担心这一点。

但还是需要注意预防,尤其是有萎缩性胃炎、胃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来说,根除成功后,还需要每年复查。

05「检查时有抗体就是有免疫力了吧?」

不对!

目前我们检查幽门螺杆菌有一种抽血查 HP 抗体的方法,这里需要注意:

如果结果是阳性,仅代表曾经感染过,不能证明是现症感染;

即使 HP 抗体呈阳性,也不代表对 HP 产生了免疫力;

如果是阴性,那么就可以断定没有感染。

所以目前用抽血查 HP 抗体的方法适合体检及筛查,如果想确认是否是现症感染,还需要用到 C13 或 C14 等呼气试验,或者胃镜下快速尿素酶试验等方式。

06「吹气时数值越高越严重么?」

不对!

目前临床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检查手段,都是定性检测,不是定量检测,包括 C13 或 C14 呼气试验等,检测的数值高低与严重程度不成正比。只要看结果是否是阳性即可。 

由于 C13/14 呼气试验的高准确性,目前是检测的首选手段。由于各地各医院使用的设备不同,数值标准也不同,因此,只需要看结果即可。 比如标准上限值是 150,结果是 160,那就是阳性,感染了;和结果 300 没有太大的区别,并不代表感染的程度就重了些。

*本文仅为科普,不作为诊疗依据,个人情况请遵医嘱。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