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5-14
原创

那些洗手间带薪摸鱼的中年人,现在都怎么样了?

当代打工人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上一秒:「这个破班,我是一秒都上不下去了!」,下一秒:「好的,收到!」被工作毒打的时候,唯有厕所是打工人「安全感」的源泉。厕所里是开心消消乐和无厘头的短视频。厕所外则是 KPI、DDL 和 PPT。通过蹲厕来逃避工作、找回自我,可不是一个好主意。这里不得不问一下各位打工人,久蹲厕所的人很可能会发生什么?

答案是:生了痔疮。

出现这种症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躲、忍、藏」,俗话说「十人九痔」,尽管这话有些夸张,但却道出了痔疮患者之多,发病率之高。提及痔疮,可能让人略显尴尬,因而这「难言之隐」也极易被患者拖延治疗。大部分早期患者对于痔疮都采用「忍、躲、藏」的对策,认为只是有一点点便秘,有一点点便血罢了,想着过几天总会好的。如此不仅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而且痔疮久拖不治甚至还可诱发诸如心脑血管疾病、腹股沟疝等(用力排便导致血压升高、腹压增加)。

由于很多肛肠疾病大都没有非常典型性的症状,以直肠癌、肛瘘、肛裂及痔疮等疾病来说,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便血。因而,在产生痔疮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久拖很容易耽误治疗,使病情恶化。

痔疮在肛肠疾病中是非常常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增高。虽然早期的症状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并不影响生活,如果一旦轻视,任其发展,则后果也会很严重。

出现什么症状要警惕「痔疮」?

▲ 排便时出血:便后手纸上染血,或者是鲜血滴下、喷射状出血导致便池都红了;

▲ 排便时肛门疼痛、坠胀:包括刀割样疼痛、针刺样疼痛,和闷闷的痛;

▲ 排便后肛门内有肿物脱出:有时可自行回去,有时则需要通过热水泡洗或用手推回;

▲ 排便时间延长但排便量少:

有排便不净的感觉,有时稀便会污染内衣;肛门周围潮湿、瘙痒、分泌物多。

痔疮偏爱哪些人群?

▲ 长期坐着工作的人群:由于身体重心往臀部压迫,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回流不畅,静脉曲张而形成痔疮;

▲ 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尤其是重体力劳动的人群:

由于用力而导致盆腔充血、会阴下降,容易造成黏膜的松弛和「肛垫」的脱垂而形成痔疮;

▲ 长期便秘、大便干燥、排便时间长的人群;

▲ 饮食习惯偏嗜油腻、辛辣、腌渍、口味较重食物的人群;

▲ 爱喝酒甚至长期酗酒的人群;

▲ 每天喝水较少,摄入水分不足的人群;

▲ 不爱吃蔬菜、水果,摄入膳食纤维较少的人群;

▲ 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生活习惯不佳的人群;

▲ 急躁易怒,脾气暴躁,爱发火的人群;

▲ 妇女生育后,大部分人都会继发痔疮;

▲ 由于痔疮是一种随着身体机能衰减而逐渐加重的「退化性疾病」,所以肥胖、年龄增长容易发病。

我们该怎样预防?

①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作息规律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蠕动,预防痔疮的发生。

②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预防便秘

便秘是诱发痔疮的原因之一,日常饮食中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对顽固性便秘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治疗原发病,切不可长期服用泻药或长期灌肠,以免直肠粘膜感觉迟钝,排便反射迟钝,加重便秘,反使痔疮发生。

③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最好是晨起排一次大便,不要长时间忍便,防止蹲厕时间过长(5 分钟为宜,不能超过 10 分钟),排便时不要读书、看报、玩手机。

④ 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注意卫生,平时应经常进行肛门的冲洗清洁,勤换内裤。

尤其是痔疮发作时,每天至少进行两次肛门热水坐浴,可促进肛门部血液循环,减轻肛门局部炎症。

⑤ 避免久坐久立

⑥ 注意孕产期保健

妇女妊娠后,子宫膨大影响痔静脉回流,易诱发痔疮,且孕期一般活动较少,引起大便干燥而诱发痔疮产后大量血液流失,引起便干、便秘,加重或诱发痔疮。

因此孕期应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坐久立,每次便后用温水熏洗肛门局部,改善血液循环,产后宜多食一些富含津汁食物,如蜂蜜等,防止大便干燥、便秘,引起痔疮。

⑦ 常做提肛运动

具体做法是:

全身放松,或坐或立或卧均可,摒弃一切杂念,有意收缩肛门,缓慢上提,就像强忍大便一样,然后放松。

如此反复数次至数十次不等,一般每次做 30 次,每天做两次。这项运动可随时随地进行,办公时、乘车时、看电视时、走路时、休息时都可做,效果很好。

⑧ 自我按摩

痔疮是局部血脉瘀结的结果,按摩为我国传统健身祛病的方法之一,

长强穴 (尾骨尖前面) 为治疗痔疮首选穴位,取长强穴按摩可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在预防和治疗上都是很有效的。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