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5-13
原创

抓住盆底康复的「黄金时间」

女性的盆底,主要由肌肉和筋膜组成,它就像吊床一样,在会阴肛门处托起盆腔器官,维持阴道紧缩度,维持排尿正常,增进女性的性生活快感。一旦盆底弹性变差、吊力不足,盆腔器官便无法被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盆底功能障碍。

什么是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常见病和高发病,现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病之一。主要包括尿失禁(打喷嘘、咳嗽、跳绳漏尿等;尿频、尿急、尿失禁、夜尿次数多、听到流水声想小便等)、盆腔器官脱垂(阴道壁膨出、子宫脱垂、膀胱膨出、阴道口闭合不全等)、排便困难、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疼痛等。其中,以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较为常见。

为什么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症状?

如果没有上述症状,是不是就不存在盆底功能障碍了?这种说法是错误。

盆底疾病是「先有生理性改变,再有临床症状」的。疾病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缓慢的过程,没有临床症状之前很多人难以察觉。因此,女性们应该定期进行盆底筛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我们应该如何治疗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功能障碍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有: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主动盆底肌锻炼等。

常用盆底功能康复技术主要是神经肌肉电生理及生物反馈技术,唤醒损伤的盆底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及弹性,改善血液循环,恢复受损的盆底功能。一般 10 次一个疗程,做 2~3 个疗程,效果会比较明显。加强 Kegel 运动,定期盆底康复,可以有效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盆底功能,远离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盆腔疼痛、排便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等盆底疾病。

需要做盆底康复的五大人群

1. 产后女性:产后 42 天至 6 个月内是盆底恢复的「黄金时间」,越早进行修复,效果越好!不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产后都需要及时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

2. 各种尿失禁患者。

3. 围绝经期女性:随着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导致盆底松弛。

4. 已婚备孕女性:进行盆底康复后再备孕,降低妊娠分娩对盆底肌的损伤。

5. 已婚未孕女性:日常生活中长期机械性腹压增加,慢性的咳嗽、打喷嘘、便秘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导致盆底肌长时间受到压迫,也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

尿频、尿急漏尿;咳嗽、打喷嚏、跑跳等漏尿;大便失禁、排便困难;走路时小腹有坠胀感,两腿之间有异物感;腰腹坠胀酸痛、腰背痛、下体痛等;阴道「噗嗤噗嗤」声、性交痛等,这些都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一旦出现以上症状,请尽快到医院做个盆底筛查,查看盆底肌的功能状态如何。如果盆底筛查异常则需尽早进行盆底康复,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所以,即便是没有怀孕生宝宝的女性,也要注意盆底疾病找上门哦!

盆底电刺激治疗禁忌症:

1. 阴道出血(如:产后恶露未尽、月经期)

2. 阴道狭窄(如:严重阴道疤痕、阴道萎缩)

3. 泌尿生殖系统急性感染期

4. 近期(一个月内)盆底手术者

5. 宫颈 III 度糜烂,有接触性出血

6. 盆、腹腔恶性肿瘤患者

7. 装有同步心脏起搏器者

8. 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痴呆、不稳定性癫痫)

9. 不能主动配合治疗者

供稿:妇科门诊 卢建娣、池苗

编辑:冯杉杉、李若昊

初审:曾立忠

终审:徐进、何武东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