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5-13
原创

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助力健康成长

「宝宝又吃手了」

「宝宝抓到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

「宝宝总喜欢往地下扔东西」

有些宝妈觉得是宝宝淘气,

但又不知该不该干预他的行为……

其实这一切的背后,

是一个黄金般贵重的概念——敏感期。

什么是敏感期:

儿童敏感期,指儿童在 0~6 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视觉敏感期:

小月龄的宝宝怕黑,爱看光线变化、明暗交接的地方。家长白天可以拉开窗帘,晚上关灯睡觉,多看黑白图,3 个月后看彩色图片和红球。

口腔敏感期:

宝宝喜欢吃手,咬玩具,爱咬人,他在用口进行尝试、感觉。世界就是味道!(保证物品卫生、干净)

建议:

1、勤洗手。

2、每天高质量陪伴:讲一讲故事,亲子游戏,被动操,防止宝宝太过寂寞,造成过度吃手的现象。

3、如果家长看到宝宝在吃危险或不卫生的东西时,应避免用抢夺、批评等强硬的方式去制止,可以尝试采用转移宝宝注意力的方法。

4、嘴巴也是他学习的一个通道,吃玩具是探索、感知、认知这个物品,家长可以在宝宝吃这个玩具的时候告诉他这个玩具的名称,颜色,材料等。不仅满足宝宝口腔的需求,还可以拓展他的认知领域。 

语言敏感期:

宝宝咿咿呀呀学语,像小鹦鹉,爱学说话。

建议:

1、多给宝宝听一些音乐,比如:儿歌、童谣等。音乐能够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还能提高记忆力。

2、多教宝宝「指认物」,比如看到什么就用手指着告诉宝宝,或告诉他要去哪里、正在做什么事等,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提起他对语言的兴趣。

3、爸爸妈妈平时要多和宝宝说话和聊天,宝宝虽然还不会说,但时间长了就能慢慢理解部分,并且还能积累一定的词汇,为将来学语言打下基础。

空间敏感期:

1 岁左右宝宝老喜欢扔东西、翻抽屉,往洞洞里塞东西

建议:

1、扔小球、弹力球

2、大月龄宝宝扔玩具,大人可以先忽略这个行为,再慢慢引导宝宝捡回来

3、亲子互动抛接球、扔球

儿童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在这一时期中,宝宝的学习能力很强,可以获得很多非常重要的能力,我们家长要把握住孩子的敏感期,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楚,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身体体格发育,还要懂得孩子的心理需求,用一种宽厚、淳朴的爱陪伴孩子,要坦然接受孩子的敏感期,多了解敏感期的表现,做好耐心陪伴孩子度过这一时期的准备,尽量顺从孩子的合理要求!

关注儿童敏感期,关爱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从你我做起!

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助力健康成长

供稿:儿童保健科 郑巧娥

市健康科普专家审核:吴红媛

编辑:冯杉杉、李若昊

初审:曾立忠

终审:徐进、何武东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