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4-09
原创

改善就医体验创新案例|迈向急诊 3.0 时代,打造急诊急救大平台

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全国卫生行业报健康报公布了 2023 年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创新案例榜单,并于 3 月 22 日在厦门举办总结交流会。在全国征集上报的 1144 份案例作品中,我院报送的五个案例脱颖而出。其中,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获得「机构创新案例」殊荣;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口腔科和乳腺外科获评为「科室创新案例」。

急诊科:打造急诊急救大平台

急诊科,医院的前哨,社会的缩影,方寸之间尽显人生百态。在这里每天都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在这里我们也许正经历着生离死别的悲哀,又或是新生与重生的喜悦。2023 年 8 月,78 岁的郭伯伯和家人正是经历了这样的悲欢起伏。

郭伯伯因为反复发热多天收住我院,当时被诊断为「肺部感染、急性肝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由于感染严重,加上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系统的基础疾病,在住院期间出现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医生紧急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此情此景,家人深知郭伯伯病情的危重程度,害怕他在医院去世不能回家,出于本地的风俗习惯,他们带着病重的郭伯伯签字回家了。回家一天后,尽管仍有高烧,且已经两天无进食,但坚强的郭伯伯并没有让死神如愿,看到一丝丝生机的家人们又再次把他送回来——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急诊科。

刚到急诊科抢救室,郭伯伯呈嗜睡状态,体温 38.4℃,呼吸费力、频快达 24 次/分,心率 104 次/分,指尖血氧只有 85%,胃管引流出咖啡样胃内容物,潜血试验阳性。初步诊断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急性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急性肝功能损害、应激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病」等,整体状态极度衰弱。

像郭伯伯这样的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是很常见的,如果在以往,估计这时候就会陆续请来好几个科室的医生会诊,并且在这里犯难和犹豫:呼吸科医生会觉得,这个病人是有肺部感染,但这次最主要的问题是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心内科医生会想,这个病人确实是急性左心衰,但肺部感染是他最主要的诱因,肺部感染控制不好心衰也难以纠正,况且病人的肝功能那么差,还有消化科的问题;重症医学科医生会说,这个病人暂时不需要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暂无需收住 ICU……

现代医学各个专科发展迅猛,更加讲求精准医学、尖端技术,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但同时也带来了另外的问题:医生的专业性很强,而病人并不都只有一个专科的问题。所以近年来全科越来越被重视,而急诊科也在这个背景下从「急诊室」蜕变为「急诊科 1.0 时代」「急诊科 2.0 时代」,并且向「急诊 3.0 时代」即急诊急救大平台进发。

改善就医体验创新案例|迈向急诊 3.0 时代,打造急诊急救大平台
改善就医体验创新案例|迈向急诊 3.0 时代,打造急诊急救大平台

各大医院急诊科纷纷增加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与急诊病房两大板块,目的就是针对同时患有多个专科疾病或诊断不清的急危重症病人,改变原来的救治流程,把病人快速收治 EICU,再请专科会诊实现多学科协作,缩短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并且让病人从院前急救到急诊抢救室到 EICU 再到急诊病房获得全流程救治。

我院急诊科在 2018 年中成立急诊病房,病床从最初的 24 张扩充到现在的 30 张,病床使用率逐年上升至 95% 以上。2023 年 8 月 15 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正式启用,EICU 面积近 200 平方米,紧邻急诊抢救室和急诊病房、急诊手术室,开放病床 6 张,配备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血液净化仪、床旁超声仪、心电监护仪、血气分析仪、亚低温治疗仪等急救设备,组建了一支有急危重症救治临床经验的专业化医护团队,采用现代化的诊疗模式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 24 小时无缝隙持续监护和治疗。

主要收治各类急危重症患者,包括各种休克、中毒、严重创伤、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病人的治疗和管理。这类患者经过抢救室的初步紧急处理,可立即收入 EICU 监护室,待患者病情好转稳定,再分流到急诊病房或各专科进一步诊治,这样既能优化救治流程,也能提升救治效率。

回到我们刚刚讲到的郭伯伯,在急诊抢救室接受初步的判断与处理后,马上将他收治到 EICU,并立即予以各种有创、无创监测仪器进行严密监护,并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积极抗感染治疗、改善心功能及肝功能、抑酸护胃、加强营养支持……在 EICU 经过一周时间的努力,郭伯伯病情逐渐平稳,已经符合转普通病房的标准。当我们跟郭伯伯提出可以转普通病房时,他从最初的喜悦,一下子又变得担忧,问我们:「那转出去以后是不是就要换医生了?」,当我们肯定地告诉他:「还是我们负责治疗你」时,他欣慰地笑了。其实,短短的几天下来,我们已经不单单只是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了,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他对医护人员有了深深的依赖感。

我科急诊病房距离 EICU 不足 10 米,转运安全方便,管床医生依然不变,郭伯伯没有转科后的陌生感和不安感,每天跟熟悉的医护人员有说有笑,而且现在他每天都可以见到他的亲人,感受到他们带来的支持与温暖,越发精神奕奕、信心满满。经过医护团队半个多月的共同努力,郭伯伯成功地渡过一个个难关,复查各项指标基本正常,于 2023 年 9 月顺利出院。

改善就医体验创新案例|迈向急诊 3.0 时代,打造急诊急救大平台

郭伯伯是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救治的第一位患者,也是我院急诊科实施「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室-急诊重症监护室-急诊病房」全程诊治的第一位患者。急诊四大板块的建立既是为了加强医院急诊学科建设,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同时也是优化急诊服务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一大举措。

急诊是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前沿哨口,急诊急救工作的速度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为了持续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国家于 2017 年提出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的要求,并且在 2020 年开始试点,再到今年加速推进,这也标志着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进入 3.0 时代。

对标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要求,我院急诊科除有前面所述的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室、急诊重症监护室、急诊病房四大板块以外,原有的急诊手术室正准备升级改造为复合手术室。而且另一个优势是我们把各个急诊功能单元(包括抢救室、EICU、急诊病房、手术室、CT、超声、心电图、检验科、药房)整合在一个直径 100 米以内平层空间,达到「零通道」「门对门」的效果,打造以病人为中心的急诊救治模式,更大限度节约抢救时间,让医护围着患者转,不是推着患者跑。当然我们仍有很多进步的空间,例如信息化网络的应用、医护的救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等,这些都是我们急诊科未来努力的方向。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