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4-03
原创

9 旬老太痛失亲人悲伤过度 眼部小「痣」1 个月内哭成肿瘤

9 旬老太过年期间痛失亲人,日日以泪洗面,眼下一颗「痣」不到 1 个月增大数倍并恶化病变,近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生精细手术为其切除病灶并皮瓣转位修复。

90 岁的朱老太太家住黄陂,身体还算硬朗,平时与同样高寿的亲妹妹感情很好。今年正月二十六,妹妹突然离世,让朱老太悲痛万分,日夜哭泣,谁知,下眼睑原本直径 3 毫米的小痣,因眼泪长期浸润及擦拭眼泪造成的机械摩擦刺激,迅速变大,体积增大数倍,且影响到睁眼。家人觉得不对劲,于 3 月 26 日将她送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求助。

整形外科周伟副主任医师接诊后,仔细问询了这颗痣的发展细节,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怀疑有恶变的可能,建议先取活检。家属很惊讶,跟随多年的一颗痣,怎么会恶变?但经过活检,结果确定为基底细胞癌,需要马上安排手术切除病灶。

医生告诉她,因为发生在眼睑的基底细胞癌可累及重要的眼睑结构,如引流泪水的泪小管,造成流泪,累及抬眼皮的提上睑肌,造成上睑下垂、下睑外翻等;如向内生长,还可侵犯眼眶骨,所以应该尽快处理。

「老太太病灶面积较大,在手术切除后,需要修补局部眼睑形态和重建重要解剖结构,保证眼球、眼皮的正常功能和外观,术后还需进行皮瓣转位修补创口。」周伟说,手术难度不仅在于这颗「痣」的位置特殊,还在于如不计算好取皮瓣的位置、面积及形态,很容易造成下睑外翻或退缩。

3 月 27 日,患者在检查都达到手术指标的情况下做了肿物切除,周伟为保持其术后眼部正常形态,精心设计了形态精准的临位皮瓣进行转移,最终仅用了 1 个多小时便顺利完成手术。

9 旬老太痛失亲人悲伤过度 眼部小「痣」1 个月内哭成肿瘤
9 旬老太痛失亲人悲伤过度 眼部小「痣」1 个月内哭成肿瘤

周伟介绍,基底细胞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它发生于任何可能暴露在紫外线下的部位,如面部、耳部、手背、前臂等,多见于肤色较浅的中老年人,尤其是日晒较多的户外活动人群。基底细胞癌在临床上分为结节型、浅表型、硬化型、色素型、纤维上皮瘤型,其中结节型最常见。中国人的基底细胞癌很多呈黑色或褐色,在发病早期极易被误诊为色素痣,如误诊或治疗手段不当,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医生提醒:当面部、鼻部出现似小「痣」或肿物,形状不规则、凸起、瘙痒、颜色与肤色不一致,出现在短时间内快速变大、疼痛、破溃久不愈合、感染、糜烂等情况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