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3-28
原创

【科普】春夏养阳 从「艾」开始

早在《诗经·采葛》中,即有关于艾叶的描述:「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在古时,采葛为织布,采萧为祭祀,采艾为治病,艾叶在我国已有 3000 余年的应用治病历史,为传统民俗植物和著名中药材。

中国药典 2020 年版记载的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rl.et Vant.)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晒干。

鲜艾每年 3 月初萌芽生长,五月份左右开始逐步衰败。因此初春四五月份是采摘鲜艾叶的最佳时候,此时鲜艾叶生长最旺盛,香味更浓郁,营养价值较高。

清明习俗里的艾

清明前后正值鲜艾叶最鲜嫩的时节,鲜艾叶常可用作食疗。人们在外出踏青、祭祀时,趁鲜摘取鲜艾叶做成了青团。

色泽碧绿的鲜艾叶青团,糯韧滑嫩,甘甜细腻,在我国不同地区被赋予了不同的叫法,如青团,春团或清明团,清明粿,艾糍等。

清明食艾,在我国习俗里能扫除恶寒、湿气、病毒,达到保健防病的目的。

艾叶的应用:

[灸]

灸法习称艾灸,是针灸疗法的重要部分。艾叶是艾灸的原材料,经采收晒干后粉碎等操作制得艾绒,再加工成制成艾条。

艾灸主要是通过燃烧艾绒所产生的艾热来刺激人体腧穴及病变部位,刺激经气,从而调动经络调节作用,同时,艾叶的芳香气味具有渗透性,传至皮肤后,可促进神经兴奋,增强机体活力,协同药物作用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泡]

艾叶有驱寒祛湿、温中散寒的功效, 虚寒体质者利用艾叶煎汤熏洗、泡脚可治疗常见的湿疹等皮肤病。艾叶煮水洗澡、泡脚可驱除体内寒气,疏通人体经脉,缓解感冒,改善睡眠,缓解痛经等。刚生产完的产妇在月子期间用艾叶洗澡、洗头、泡脚能起到理气血、温经脉的作用。

一般取艾叶 50~100 克,加冷水煎煮,沸后煎煮 15-20 分钟,待水温降至 40℃ 左右后,就可以开始泡脚了。水量至少要能浸没整个脚背,可以至脚踝以上、膝盖以下。泡脚时间以半小时左右为宜,其间,若水冷了可适当加些热水,泡至微微出汗最好。

[内服]

艾叶为妇科要药,与其他中药配伍可治疗多种常见妇科疾病,如痛经、子宫出血、胎动不安、月经不调、吐衄、崩漏、带下等。

如《仁斋直指方》艾附暖宫丸治疗月经后期虚寒证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卵巢及子宫血流动力学异常,且艾附暖宫丸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促进子宫内膜增生,是临床重要的妇科要药。

艾叶在临床上常用其他药搭配治疗妇科疾病,具体可在专科医生的辨证论治下进行中医药治疗。

艾叶除了以上的用法外,还常作为制作中药香囊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作用以芳香开窍、辟秽解毒、镇心安神为主。因此,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间习俗。

然而艾叶虽好,在使用时应注意:

(1)在用量上:内服艾叶的用量根据药典建议为 3~9 克,不宜太多,若过多可产生咽喉干燥、恶心呕吐等症状,且高纯度的艾叶挥发油成分口服对胃肠可产生严重刺激性;外用艾叶的用量一般为 20-50 克;

(2)清明节艾叶青团虽好,不可过量食用:艾叶青团淀粉含量较高,糖尿病患者、血脂高患者、胃肠功能不佳的患者忌过量食用;

(3)实热体质、阴虚血热者及素有失血病者不建议用艾叶:艾叶性温,有口舌生疮、口气重、大便干燥的实热症状的人群、处于月经期女性不建议用艾叶。建议在医院中医科进行体质辨识后,在专业的中医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人养生保健;

(4)糖尿病患者,空腹或者饱餐后不宜使用艾叶洗浴,避免血糖不稳定导致危险;

(5)艾叶对子宫有兴奋作用,故孕妇慎用;

(6)艾叶挥发油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使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导致惊厥。因此应避免与镇静药物、麻醉药物同时大剂量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年版

[2]. 聂晶, 刘红宁.《临床中药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3] 刘民, 徐志. 艾草的活性成分、提取方法、药理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J]. 国外医药 (抗生素分册),2020,41(05):391-397.

[4] 计辰洋, 任燕, 翟煦等. 基于功效古今演变的艾叶研究进展与应用思考 [J/OL]. 世界中医药,1-69.

供稿:药学部 张培纯

市健康科普专家审核:朱蕊 

编辑:冯杉杉、李若昊

初审:曾立忠

终审:徐进、何武东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