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3-05
原创

关灯玩手机会得青光眼?警惕 4 种症状!

晚上关灯上床后,你是:1. 闭上眼睛睡觉;2. 先刷会儿手机。

如果你选 2,听我一句劝,不要再摸黑刷手机啦!因为轻则手机打脸,重则诱发青光眼。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以眼压病理性升高为主,引起 视野缺损、视盘凹陷、视神经萎缩 的眼科疾病。

它被称为视力的「小偷」,与白内障、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角膜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称为五大致盲眼病。

青光眼引起的视神经和视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如得不到及时治疗,过高的眼压会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逐渐缩小,最终会导致永久性失明。

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导致视野逐渐缩小,视力越来越差。

为什么会得青光眼

青光眼最直接的成因,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眼压过高。

什么是眼压?

我们的眼睛内部有一些液体,叫「房水」。

眼球的前半部分以虹膜、瞳孔为界,划分为两个「房间」,虹膜前面的空间我们称为「前房」,虹膜后面的空间则叫「后房」。

房水在后房产生,从后房流经瞳孔,再流到前房,然后从前房与瞳孔交接处的边边角角(房角)那儿流出去。

关灯玩手机会得青光眼?警惕 4 种症状!

房水的这种流动,会给眼睛各部分附件一定的压强,这个压强就是「眼压」。

正常情况下,眼压会维持在 10~21 mmHg 的范围内。

当房水循环平衡被打破(房水生成过多或排水管道闭塞),流动受到阻碍,房水在眼内堆积过多,眼压就会升高,眼睛各部分附件受到的压强增加,压迫脆弱的视神经,就可能会造成功能性上的损害,导致神经萎缩,乃至失明。

关灯玩手机,眼压咋就变高了?

在昏暗的环境下,眼睛为了看清楚物体,瞳孔会自动张大,瞳孔张大后,外面的虹膜受到挤压,都堆积在房角那儿,于是房水的流出就有些受阻了。

所以完整的逻辑链是:关灯玩手机导致房水流出受阻,继而导致眼压升高,最后引发青光眼。

除了关灯玩手机,这些因素也会引起眼压升高↓

①穿紧身衣、束身衣,特别是衣领扣子、领带、领结系得过紧,胸罩勒得过紧等;

②长时间低头、弯腰,一次性大量饮水(500 毫升以上)等;

③心理社会因素,如情绪波动大,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等;

④眼睛器质性问题,如眼轴短,角膜小,前房浅,房角窄等。

青光眼有哪些症状?

青光眼一般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 3 大类。

其中,最常见的原发性青光眼又可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包括急性和慢性)、开角型青光眼。

关灯玩手机会得青光眼?警惕 4 种症状!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发作期因眼内压急剧升高,可出现雾视、虹视、视力下降、眼胀痛、同侧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急性青光眼一旦发作,进展极快,最快可在 24~48 小时内完全失明。

而且急性青光眼会反复发作,逐渐转变成慢性青光眼,最终走向视力受损和失明的结局。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

症状不明显或缺乏,或 偶感轻微眼胀痛,当意识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时,通常已经到了晚期。

先天性青光眼

一般 有怕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严重者出生时就会发现角膜变大、变白、眼球增大。

继发性青光眼

由眼部及全身疾病引起的青光眼均属此类,病因颇复杂,种类繁多。

一 般表现为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眼胀痛、畏光流泪、虹视、严重者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

1. 眼睛常常胀痛,尤其疲劳后容易发生;

2. 看光线时出现「虹视」,即看灯光时周围会出现彩虹圈;

3. 视野缺失,如遛狗时往前看,看不到脚下的狗;或走路时必须低头看路,否则容易绊倒;

4. 常有发作性头痛,伴有视力下降,恶心呕吐。

青光眼有哪些高危人群?

青光眼不挑年纪,任何年龄都有可能患上青光眼。但它也有重点关注对象,以下为青光眼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

● 有青光眼家族遗传史的人;

● 远视患者、近视患者,特别是高度近视患者(度数>600 度);

● 体检发现眼压高的人;

●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

● 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患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

● 眼部曾有外伤史的患者;

● 经常出现眼睛胀痛、雾视、虹视、一侧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的人群;

● 年纪较大、精神压力大、长期疲劳用眼者。

高危人群最好每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

如何应该青光眼?

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青光眼的防治原则。

青光眼是终身性疾病,一旦确诊,患者需要终生治疗。

药物、激光、及手术治疗为青光眼的三个治疗手段,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意愿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关灯玩手机会得青光眼?警惕 4 种症状!

日常预防青光眼,应做到↓

1. 尽量避免诱发眼压升高的因素

● 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劳逸结合、情绪稳定、饮食均衡、适度运动。

● 避免经常关灯看电视、电影、手机,避免经常穿过于紧身的服饰,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2.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如患有全身性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妥善控制病情。

3.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有眼胀、虹视等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