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3-04
原创

得了乙肝,距离肝癌还有多远!

文章来源:派来帮您公众号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根据肿瘤登记和随访监测数据,在国际著名期刊《JNCC》上发布了「2022 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其中包括肺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瘤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肝癌的最新情况吧。

01 最新肝癌数据

研究显示,2022 年我国新确诊肝癌病例达到 36.77 万人,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四位,但死亡人数达到 31.65 万人,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二位 [1]。

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使得肝癌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02 得了乙肝,距离肝癌有多远?

在我国,肝癌的主要病因为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约有 90% 的原发性肝癌背后的罪魁祸首是乙肝 [2],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癌,是我国肝癌患者最大的致病因素,远高于其他致病原因。「乙肝-肝硬化-肝癌」又被称为「乙肝三部曲」。

第一部:乙型肝炎

感染乙肝病毒以后,病毒会选择性地进入肝细胞内,利用肝细胞的物质进行自我繁殖。而当身体发现入侵者以后,也会出动免疫大军来消灭它们,但由于免疫细胞进不去肝细胞内,因此,它会选择杀死被感染的肝细胞。

这样免疫细胞和病毒的大战,肝细胞也随之大量死亡,肝脏也就出现损伤,引起乙型肝炎的出现。

第二部:肝硬化

肝细胞受损死亡以后,会促进机体启动自我修复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伴随有纤维组织的增生。

但由于乙肝引起的肝脏损伤是长期的,肝脏细胞也是在「破坏-再生」的过程中连续循环,长久以往,就会导致纤维组织越来越多,肝脏变得硬而小,进而引起肝硬化。

就好比我们手上一次不小心有个小伤口,过几天它就会更快好了,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是如果在同一个部位反复出现伤口,就有可能形成一个比较大、比较硬的疤痕。肝脏也一样,长期反复的肝脏炎症,也会引起肝脏出现「疤痕」。

第三部:肝癌

肝硬化到肝癌的机制较为复杂,包括炎症细胞因子增加、免疫抑制、血管生成、DNA 损伤等。有研究发现,当肝脏出现坏死、炎症和纤维化后,会形成一个「肿瘤微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免疫细胞的功能被抑制,利于癌细胞的发生,成为肝癌发生的「温床」[3]。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 HBV 感染者发生肝癌的风险较高,为非感染者的 15~20 倍 [4]。那么,对于乙肝患者,如何才能预防肝癌呢?

03 预防肝癌,乙肝患者该如何做?

及时进行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

对于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是降低肝癌发生的重要措施。目前,抗乙肝病毒药物有两种,一种是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等,一种是聚乙二醇干扰素α。无论选择何种治疗药物,经过规范化治疗以后,均能显著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韩国和台湾的研究显示,经过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乙肝患者,5 年累积肝癌发病风险低于 10%。上海的一项研究显示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后的患者,5 年累积肝癌发生风险低于 1%[5-7]。

抗纤维化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肝纤维化的患者,还应该做好抗纤维化治疗,根据指南,多个抗纤维化中药方剂如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片,在动物试验中和临床研究均显示出了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

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除了乙肝以外,肝癌还包括其他风险因素,如脂肪肝、酒精肝、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等。数据显示,酒精肝和脂肪肝均会增加乙肝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而黄曲霉毒素更是危害肝脏的严重毒性物质之一。因此,慢乙肝患者还应该在生活中做到健康饮食,合理膳食,以预防其他肝癌危险因素的出现。

做好定期复查

乙肝患者定期复查,一方面可以判断治疗的效果,如效果不佳也能及时作出调整,另一方面定期检查也能提前发现肝脏出现的一些异常,能尽早进行干预,从而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复查项目包括乙肝五项、病毒 DNA、甲胎蛋白、B 超、CT 等 [2,4]。

总结

根据最新的数据,肝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而我国的肝癌患者大多数都是由乙肝引起。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是降低乙肝患者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重要措施,常用的药物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具体选择何种治疗方案,大家还是要听从医生的意见。此外,健康生活,远离肝癌危险因素,定期复查等也能降低乙肝所致肝癌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7005424000061

[2] 赫捷, 陈万青, 沈洪兵, 等. 中国人群肝癌筛查指南(2022,北京)[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2, 21(8): 971-996. DOI: 10.3760/cma.j.cn115610-20220805-00448.

[3] 杨猛, 浦涧. 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右江医学,2022,50(08):561-565.

[4]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 (2021 年版)[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 37(3): 532-542.

[5] Kim SU, Seo YS, Lee HA, et 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isk steadily persists over time despite long-term antiviral therapy for hepatitis B: A multicenter study[J].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20.

[6] Sou FM, Hu TH, Hung CH, et al. Incidence and predictor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eyond year 5 of entecavir therapy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J]. Hepatol Int, 2020.

[7]Ren P, Cao Z, Mo R, et al. Interferon-based treatment is superior to nucleos(t)ide analog in reducing HBV-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at high risk[J]. Expert Opin Biol Ther, 2018, 18(10): 1085-1094.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