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2-18
原创

青医科普丨关注孩子近视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专家为您支招

儿童视力是家长关注的重点,每年的学校体检后,总有家长带视力检查结果来医院咨询,为什么别人孩子是 1.0 的视力,而我家孩子才 0.6,是不是得近视了?为什么孩子即使戴眼镜也看不到 1.0,医生问过年龄后却说没有问题,孩子是不是弱视呢?

下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专家将会为大家详细解释儿童视觉发育的基本规律,从而帮助家长朋友们更好地理解以上问题。

一、儿童视力的发育规律

儿童视力发育是循序渐进的,新生儿刚出生即有光觉,对强光有闭眼反应。

2 个月时,眼球可随人运动,能注视近处目标;4 个月会看自己的手,会伸手摸看到的东西;6 个月时,双眼可以对准焦点,能分辨喜欢的颜色;8 个月视力可达到 0.1。每个孩子视力发育的速度不同,各年龄段的最低视力标准为:1 岁时需达到 0.2-0.25,3 岁要达到 0.5,4 岁需达到 0.6,6 岁需达到 0.8-1.0。只要孩子能达到所属年龄段的最低视力标准,观察眼睛没有异常情况,就说明他们的视力在正常发育。

二、及时发现儿童视力问题

4 岁前,儿童视力发育还在黄金期内,在这个阶段,如果存在视力发育的问题,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恢复正常视力。但儿童认知水平低下,主动表达能力欠缺,所以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视力问题,尤其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①看电视、平板时习惯凑到屏幕最近前;

②喜欢斜着眼或侧着头看东西,或者在注意力不集中、疲惫时出现眼斜的情况;

③经常眯眼看东西;

④经常眨眼睛或揉眼睛。

三、远视储备是什么?

儿童眼球在外界视觉刺激下不断发育,12 岁左右会完成正视化。在完成正视化之前,眼睛通常要有一点远视度数,也叫远视储备。眼球由生理性远视状态向近视方向逐步演变的过程,就是所谓「远视储备」消耗的过程。

四、怎样预防近视过早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近视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

1、尽早建立眼健康档案

建议家长在三岁左右带孩子做一次眼健康检查,建立眼健康档案。根据孩子配合情况,进行视力、度数和眼轴等检查,并根据视力变化情况定期复查,及时干预。

2、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

每天户外活动 2 小时或者一周累计 10 小时,就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如果每周累计能超过 15 个小时,效果则会更好。

3、减少连续近距离用眼

连续的近距离用眼会使睫状肌调节紧张,诱导暂时性的眼轴变长,而持续的时间久了,就可能会导致近视。因此,要减少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如采用 20-20-20 的方法,即用眼 20 分钟,就看 20 英尺(6 米外)远的地方,至少 20 秒,让眼睛获得休息。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