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2-02
原创

三大策略或能提高干扰素的疗效,追求更高临床治愈!

文章来源:派来帮您公众号

追求临床治愈,实现安全停药,这是每一位慢性乙肝患者治疗的主要目标。

目前,慢性乙肝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仅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的难度较大。与之相比,联合或序贯使用这两类药物可能更有助于实现临床治愈 [1]。

然而,追求临床治愈并不容易。如何提升治疗效果?应该采用何种治疗策略来提高临床治愈率?这是许多学者正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今天,我们将以如何提高干扰素的治疗效果为出发点,为大家阐述学者们提出的提高治疗效果的策略。

现在已有不少战友正在使用干扰素治疗。干扰素在慢性乙肝的治疗中已经应用了 30 多年,这期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因此,学者们根据这些经验提出了一些治疗策略,旨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这些策略可能会为正在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战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应延长治疗疗程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单用干扰素治疗和联合核苷(酸)药物治疗。在治疗疗程方面,除了常规的 48 周治疗外,也有将疗程延长至 72 周、96 周甚至 120 周的情况。

有学者提出通过延长治疗疗程来提高治疗效果。一般认为,干扰素的疗效与疗程相关,延长疗程可以提高获得临床治愈的可能性。例如,Li 等学者选择了 91 例初治的 HBeAg 阴性患者进行 PEG-IFN-α治疗,疗程不超过 120 周。

结果显示,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HBsAg 清除率逐渐提高。48 周的 HBsAg 清除率为 3.7%,而 72 周、96 周和 120 周的清除率分别为 6.2%、11.1% 和 14.8%。这表明在 HBeAg 阴性患者中,延长治疗疗程可以提高 HBsAg 清除率 [2]。

不仅 Li 的研究如此,其他学者的实验研究也证实了延长 PEG-IFN-α治疗疗程更有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

因此,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如果各方面条件符合且允许,可以尝试延长治疗疗程以追求更高的临床治愈率。当然,如果能在有限的疗程内,例如 48 周甚至 24 周内实现临床治愈,那就无需盲目延长疗程。

分阶段的间歇性治疗

延长干扰素治疗疗程可以提升临床治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无限制地延长疗程。相反,分阶段治疗的总疗程延长可能是一个更好的策略。

简单来说,分阶段治疗就是采用「治疗—间歇停止—再治疗」的策略。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暂停一段时间的治疗,以便恢复机体免疫功能。这种间歇停止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机体对干扰素的敏感性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影响,从而在接下来的治疗中获得更好的疗效。

每次间歇的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为 3-6 个月,然后进行下一阶段的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在停用干扰素期间,患者仍需继续服用核苷(酸)类药物,以持续控制 HBV DNA 水平,并更好地辅助特异性免疫重建。

这种分阶段的间歇性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已有应用,也被称为间断性治疗或脉冲治疗。脉冲治疗是指每次阶段性治疗的时间和间歇的时间都是固定的,而间歇性治疗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治疗时间和间歇时间,灵活性较高。

总之,分阶段的间歇性治疗就像是跑马拉松,需要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适时休息和补充能量。在实际治疗中,是否需要采用分阶段间歇性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维持临床治愈

对于已经获得临床治愈的战友们来说,最担心的问题莫过于复发。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临床治愈后的复发几率并不高,尽管有这种情况的出现,但只要及时重启抗病毒治疗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此外,许多战友认为表面抗体越高,复发的几率就越低。在 Wu 等报道的研究中,HBsAb < 100 U/L 者复发率为 21.1%,而 HBsAb ≥ 100 U/L 者的复发率为 4.3%(P < 0.01),这也进一步证实了表面抗体的重要性 [4]。

目前认为,获得临床治愈后,降低复发率的公认影响因素包括:在临床治愈后进行一段时间的巩固治疗,通过巩固治疗刺激表面抗体再生,以减少复发风险。如果巩固治疗后表面抗体没有升高,可以考虑注射乙肝疫苗来促进表面抗体的升高。

参考文献:

[1]《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 年版

[2]Li M, Zhang L, Lu Y, et al. Early Serum HBsAg Kinetics as Predictor of HBsAg Loss in Patients with HBeAg-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after Treatment with Pegylated Interferonalpha-2a[J]. Virol Sin, 2020.

[3] 万谟彬 王福生 高志良 陈新月等. 重视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为终点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策略的研究 [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2021, 13(10):21-26.

[4]Wu Y, Liu Y, Lu J, Cao Z, Jin Y, Ma L, Geng N, Ren S, Zheng Y, Shen C, Chen X. Durability of Interferon-induced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Seroclearance.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 Feb;18(2):514-516.e2. doi: 10.1016/j.cgh.2019.04.020. Epub 2019 Apr 10. PMID: 30981007.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