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1-29
原创

乳头溢液、溢血,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援疆专家提醒警惕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刚过完 42 岁生日的高中教师花女士,事业正是最稳定的时期,但是最近烦心事却应接不暇,一件比一件不让人省心。一月前开始,她惊讶地发现身体健康竟鬼使神差般亮起了红灯。

原来是花女士每天下班回家换衣服洗漱时,不经意间发现内衣特别容易脏,胸罩内侧莫名其妙多了一些半干半湿的污渍,大部分情况下是浆液性的,有时是黄褐色,有时是红禇色,量多时甚至能浸透内衣,粘到外层衣物。

起初,她并没太在意,以为只是单纯的乳头皮肤擦伤。两周后,她的症状不仅没有好转迹象,而且贴身衣物出现污渍的次数骤增,范围在扩大,花女士心里开始忐忑不安,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广东省柔性援疆医疗队专家团队曾到学校开展「两癌筛查知识科普讲座」,当时正好学会了如何自我检查乳腺疾病。

按照医生教的方法,花女士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竟是左侧乳头出现溢液,进一步简单自查发现左乳晕区有疙瘩样结节,黄豆至花生米般大小,按压后有暗红色液体从乳头流出,尤其洗澡时,乳头上还有少量淡红色的液体自动流出。

「乳头溢液、溢血,警惕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等肿瘤性疾病,越早发现、越早诊断、越早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霎那间,援疆专家科普时的一句话在花女士脑海中闪过,不敢再耽误,花女士随即请假来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挂了乳腺甲状腺外科的专家号就诊。

乳头溢液、溢血,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援疆专家提醒警惕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嗯,经过查体发现您两侧乳房对称,左侧乳头轻度先天性内陷,左侧乳头乳晕区扪及结节状肿物,挤压左乳中央区有红褐色液体流出。而且彩超检查进一步发现您左侧乳晕区 5 点钟方向单根乳导管扩张,超声探头顺着扩张的导管走向终末支便发现导管扩张伴管腔内实性结节回声充填,倾向于良性,我们考虑是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可能性比较大,需要您住院进一步完善检查,以便更好的接受治疗。」门诊中,援疆专家吴浩明解释道。

「乳腺钼靶及磁共振检查均考虑左乳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溢液涂片未找到异型细胞。」入院后,乳腺甲状腺外科范明江主任迅速组织全科医生进行讨论,经过全面细致的评估,团队一致决定为花女士进行手术治疗。

吴浩明介绍道,对单发的中央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应切除病变的乳管系统。单纯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女性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但也存在恶变风险,恶变率约为 6%-8%。因其可能伴随有导管上皮的不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或者浸润性癌,常被视作一种癌前病变。

病理检查如确诊导管内乳头状瘤发现恶变,应遵循乳腺癌的处理原则。外周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伴有血性溢液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均应常规行包括病变导管在内的区段切除术。对于单发、不伴有乳头溢液的良性乳头状瘤,一般建议行开放手术切除;也可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真空辅助旋切活检系统完整切除。如病变多发涉及全乳腺时,可酌情考虑全乳腺切除术或全乳腺切除联合乳房重建术。

乳头溢液、溢血,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援疆专家提醒警惕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入院 2 日后,乳腺甲状腺外科团队在吴浩明的带领下,顺利为花女士实施了手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科室团队此前判断一致。

科普知识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 IDP)是一种在乳腺导管内发现的良性肿瘤。病因不明,导管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引起。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频繁使用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终生雌激素暴露和家族史等。

本病多见于经产妇,35-50 岁多见。75% 的病例发生在大导管近乳头的壶腹部(又称输乳管窦)。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因乳头溢液污染内衣而引起注意,溢液可为血性、暗棕色或黄色液体。肿瘤较小时,常不能触及肿块。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可在乳晕区域大导管走行处触及直径为数毫米颗粒状结节,多呈圆形、质软、可推动,轻压此肿块,可从乳头溢出液体。瘤体一般小于 1 cm,大者可达 4-5 cm,呈乳头状,大部分带蒂而有绒毛,表面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孤立性导管内乳头状瘤通常累及中央大导管。多个导管内乳头状瘤位于外周,可发生在乳腺任何象限。

手术切除本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虽然是良性病变,但不排除恶变的可能,外周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伴有非典型性病变的乳头状瘤癌变风险增高。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采取措施,对癌前病变进行规范化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癌症发生率。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