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2-18
原创

首例技术 |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一病区(胃肠疝外科)完成一例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巨大切口疝补片修补术

近日,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一病区团队完成了一例高难度的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巨大切口疝(10 cm×15 cm)补片修补术,据悉,这是桂北地区成功完成的首例巨大切口疝 TES 手术。

患者为一位 65 岁女性,20 年前曾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今年 4 月份因卵巢肿瘤而再次行开腹根治手术,术后 1 个月出现了切口处肿物膨出,且逐渐增大,伴坠胀感,使得日常生活十分不便。

二附院疝专科团队在腹腔镜微创疝修补尤其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TEP)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经科室讨论,决定将微创技术与腹壁疝肌后修补(sublay)的最新理念结合起来,采用目前前沿的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修补,利用天然的肌后间隙放入补片,只在腹壁上穿刺了 2 个 1 cm 的孔和 2 个 0.5 cm 的孔就顺利完成了巨大切口疝修补+补片置入修补术,术中出血不到 20 ml,手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正常饮食,术后 4 天拔除引流管,术后一周顺利出院。

医学科普

胃肠外科一病区主任陈伟介绍:切口疝是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处的疝,一般见于腹部,尤其是腹部纵行切口区。 临床上比较常见,占腹外疝的第三位。

腹部手术后,如切口获得一期愈合,切口疝的发病率低,但如切口发生感染,则发病率可提升;伤口哆开者会更高。在各种常用的腹部切口中,最常发生切口疝的是经腹直肌切口;下腹部因腹直肌后鞘不完整而更多。其次为正中切口和旁正中切口。原因是:除腹直肌外,腹壁各层肌及筋膜、鞘膜等组织的纤维大体上都是横向走行的,纵行切口势必切断这些纤维;在缝合这些组织时,缝线容易在纤维间滑脱;己缝合的组织又经常受到肌肉的横向牵引力而容易发生切口哆裂。

首例技术 |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一病区(胃肠疝外科)完成一例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巨大切口疝补片修补术
本次手术术中图
首例技术 |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一病区(胃肠疝外科)完成一例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巨大切口疝补片修补术
本次患者术前评估图

此外,创口愈合不良 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很多,如切口内血肿形成、肥胖、老龄、营养不良或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腹部切口疝的主要症状是腹壁切口处逐渐膨隆,有肿块出现。肿块通常在站立或用力时更为明显,平卧休息则缩小或消失。较大的切口疝有腹部牵拉感、坠胀感,伴食欲减退、恶心、便秘、腹部隐痛等表现。多数切口疝无完整疝囊,则疝内容物常可与腹膜外腹壁组织粘连而成为难复性疝,有时还伴有不完全性肠梗阻。

检查时可见切口瘢痕处肿块,小者直径数厘米,大者可达 l0~20 cm 甚至更大。有时疝内容物可达皮下。此时常可见到肠型和肠蠕动波,扪摸则可感到肠管的咕噜声。肿块复位后,多数能扪到腹肌裂开所形成的疝环边缘。

担任本次手术主刀的伍家发主任医师介绍说:临床常见的切口疝主要有 3 种类型:普通切口疝、腹腔镜术后戳孔疝和腹部暂时关闭术形成的切口疝, 后者多发生于腹腔间隙综合征的病例,如肠外瘘后切口裂开的病人,由于不能及时二期缝合,皮肤爬行覆盖肠管切口自行愈合所致。

根据疝环大小,腹壁切口疝一般可分 3 型:

①巨大型:直径>10 厘米;

②中型:直径 5~10 厘米;

③小型:直径<5 厘米。

本例患者即属于巨大切口疝。折叠腹壁疝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仅在年迈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或者顽固性咳嗽不能控制者可使用弹性绷带包扎。

首例技术 |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一病区(胃肠疝外科)完成一例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巨大切口疝补片修补术
首例技术 |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一病区(胃肠疝外科)完成一例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巨大切口疝补片修补术
本次手术术中腹腔镜下图

在总结本例手术时伍家发说:腹腔镜镜下的 Sublay(TES)疝修补术技术要求高,手术中要运用过中线(crossover)技术、腹横肌松解技术(TAR)等先进技术,充分利用身体的潜在间隙,通过打开隔断,自由地将各个肌后间隙组合利用起来,实施对腹壁的整体强化。利用腹压固定补片,减轻了术后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的发生。 在实践中,对于黏连明显致密区域,可以采取主动腹膜切开技术,松解黏连,保护内脏,降低手术风险和难度。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