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2-20
原创

【科普】采血后出现瘀青是怎么回事?

「护士,你抽血技术怎么这么差,孩子手臂都青了!」

在抽血窗口,时常能听到类似的抱怨。

在采血后,许多人可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困扰——瘀青。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了解这一现象,并探讨如何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

一、采血后瘀青的产生原因

采血后瘀青的产生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血管损伤:

在采血过程中,针头需要刺入血管以抽取血液。这个过程中,血管壁可能会受到微小的损伤。当血管受损时,血液中的红细胞会渗出到周围组织中,形成瘀青。

血液渗出和瘀积:

当血管受损时,血液中的血浆和红细胞会渗出到周围组织中,形成瘀血。如果没有正确按压采血部位或按压时间不够,血液可能会在局部瘀积,导致瘀青的形成。此外,个体的凝血功能差异也可能影响血液的凝固和渗出程度。

炎症反应和血管通透性增加:

采血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轻微的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这意味着血管壁变得更加容易渗透,血液渗出增多。

个体差异和生理因素:

个体的生理因素也可能影响瘀青的产生。例如,一些人的血管较为脆弱或易于受损,可能更容易出现瘀青。此外,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对血管的弹性和凝血功能产生影响。

【科普】采血后出现瘀青是怎么回事?

二、预防采血后瘀青的策略

01

提前准备与沟通:

在采血前,与医护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了解采血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告知医护人员自身的健康状况、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对采血的担忧。通过提前准备和了解,可以减少紧张情绪,增加对采血过程的信心和合作性。

02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与针头: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血管状况和采血需求,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和针头。使用较小号数的针头可以减少对血管的损伤,降低瘀青的风险。同时,避免在同一部位频繁进行采血,以减少对血管的重复损伤。

03

正确的按压止血方法:

采血后,务必按照医护人员的指示正确按压采血部位。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按住采血部位,保持适当的压力和时间,确保止血。避免过度用力或反复揉搓采血部位,以减少对血管的进一步损伤。

04

局部冷敷与抬高肢体:

在采血后,可以适当应用局部冷敷,如冰块包裹在毛巾中敷在采血部位上,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同时,抬高采血肢体有助于减少血液瘀积和瘀青的形成。保持休息和避免过度活动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

05

观察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在采血后的几天内密切观察采血部位的变化。如果发现红肿、疼痛、持续出血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并寻求专业建议和治疗。避免自行处理或忽视异常情况,以免延误治疗或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06

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与生活习惯:

保持水分充足、均衡饮食和定期锻炼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采血后瘀青的风险。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穿过紧的衣物,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此外,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也有助于维护血管健康。

07

寻求专业建议与治疗:

如果存在凝血功能异常、静脉炎或其他相关问题,应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并寻求专业建议和治疗。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降低瘀青发生的风险。

结语

通过深入了解采血后瘀青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担忧,保障采血过程的安全与舒适。

同时,个体化的关注和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也是预防瘀青的关键。

让我们与医护人员携手合作,共同关注血管健康,提升采血体验的质量。

通过综合性的预防策略,我们可以降低瘀青发生的风险,迈向更健康、更无忧的生活。

供稿:门诊部北 李华娟

编辑:冯杉杉、李若昊

初审:曾立忠

终审:徐进、何武东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