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2-21
原创

【科普】发烧、咳嗽,肺部竟长出「树枝」

近日,9 岁的小 U 因为「发热 3 天,咳嗽 2 天」,诊断大叶性肺炎入住我院普通科室。

在行电子支气管镜探查的时候,段丽副主任医师发现左下肺出现了一块白色团状异物,因考虑异物有可能脱落阻塞气道引起窒息,决定将小 U 转入 PICU 进一步治疗。

李生成主任医师与黄翩翩副主任医师决定进手术室在全身麻醉下对小 U 进行气管镜探查和异物取出术。

经过探查发现是巨大塑形性痰栓,经过反复钳夹、吸引、灌洗,发现痰栓在支气管深处扎根生长,根深蒂固,并且痰栓表面质地绵软,对付痰栓的普通手段根本无法将其清除。

经过反复讨论之后,李生成主任决定利用呼吸超级工作站的冷冻治疗技术,将痰栓表面冻结之后直接拉出。

该方案极为有效,经过 1 个多小时的反复冷冻痰栓,配合吸引、钳夹、灌洗等操作,李生成主任顺利将巨大「树枝」样痰栓连根拔起、清除干净。

经过对术中取出分泌物的一系列检查,小 U 被诊断为「重症肺炎、塑形性支气管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副流感病毒感染」等多重肺部感染。

李生成主任介绍,痰栓异物的常规清除方法为吸引、灌洗,如果塑形性痰栓根深蒂固、不易清除,可以利用软硬镜结合钳夹、冷冻、电刀等技术取栓。

【科普】发烧、咳嗽,肺部竟长出「树枝」
图为左下肺异物

【科普】发烧、咳嗽,肺部竟长出「树枝」
图为取出的痰栓异物

秋冬季常见呼吸道疾病有哪些?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长短取决于侵入的病毒量和机体的免疫状态,一般为 1~4 天。起病后患者有畏寒、头痛、发热、浑身酸痛、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及咳嗽等症状。在症状出现的 1~2 天内,随分泌物排出的病毒量较多,以后则迅速减少。无并发症患者发病后第 3~4 天就开始恢复;如有并发症,则恢复期延长。流感的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死率低,死亡通常由并发细菌性感染所致。常见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并发症多见于婴幼儿、老人和慢性病(心血管疾病、慢性气管炎和糖尿病等)患者。

流行性感冒的防治包括加强流感疫苗接种;另一方面是切断流感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流感病毒依靠飞沫传染,尽早发现流感患者、对公共场所使用化学消毒剂熏蒸等手段可以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传播;对于流感患者,可以使用干扰素、奥司他韦等药物进行治疗。

二、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能独立生存的、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最小病原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潜伏期 1-3 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主要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一般咳嗽比较剧烈,退烧后,咳嗽还可能继续 1-2 周。通过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但好发于 5 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

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是中国 5 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占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 10%-40%。每隔 3-8 年发生一次地区性大流行。

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由于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会融合在一起,形成类似「合胞体」的大细胞结构,因此被形象地赋予了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名称。

呼吸道合胞病毒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病人感染后多出现发热、咳嗽及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造成婴幼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尤其对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原发性免疫缺陷的婴幼儿造成的疾病更重。

重症肺炎的治疗有哪些?

多种病原同时感染容易引起大叶性肺炎、重症肺炎、胸腔积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者会有呼吸衰竭及休克等表现。除了积极药物治疗,患儿还需要吸氧、排痰、气管镜探查甚至呼吸机支持等综合护理治疗。

【妇幼健康科普】

供稿:PICU 黄翩翩

编辑:冯杉杉、李若昊

初审:曾立忠

终审:徐进、何武东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