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2-11
原创

一紧张就呕吐,原来真的是一种病

面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场合的时候

紧张、害怕、焦虑

是很多人都会有的反应

这些看来也都是一些

正常的反应

……

然而对于有些人来说

紧张带给他们的

确是生理性的不适

「医生,为何我每逢重大事件,紧张后总会呕吐呢?」

刘先生自幼聪慧,是全家人的骄傲。

研究生毕业后,他顺利入职某大型国企,近几年因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导致他时常失眠、多梦、焦虑,甚至肠胃不适。

近期,刘先生症状加重,紧张时刻(如演讲、汇报等)会出现胃痛、呕吐,严重时甚至数日无法进食,需靠静脉输液维持,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多次胃镜检查未发现异常,消化科医生建议他到深圳市康宁医院就诊。

经过医生详细问诊及检查后诊断为 「神经性呕吐」,在服用抗焦虑药物,并结合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后不久便康复出院。

01

什么是神经性呕吐

神经性呕吐又称心因性呕吐,是一种自发或诱发的精神障碍,表现为反复呕吐刚进食的食物。

此类病症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多数患者并无减肥心理和愿望,少数有此类心理的患者体重并未明显下降。女性患者较男性多,主要发生在成年早期和中期。

02

神经性呕吐的发病原因

神经性呕吐的发病原因与患者所处环境及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紧张、焦虑、情绪低落、内心冲突 等情况下,患者容易产生条件反射。患者通常具有以自我为中心、易受暗示、情感丰富等特点。

肠道被誉为「第二大脑」,是人体最大的「情绪器官」。肠道神经元数量仅次于大脑,能自主判断并向身体发号施令。肠道对外界环境刺激敏感,精神紧张、暴饮暴食等都会导致肠道产生情绪化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03

神经性呕吐的治疗方法

1. 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病变

如出现胃肠不适,尤其是长期症状,应主动就医,必要时进行胃肠镜检查。排除病变能减轻心理压力,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2. 规律进食,少量多餐

规律饮食,少量多餐,能维持正常胃肠功能,调节植物神经活动,缓解神经性呕吐症状。

3. 药物辅助治疗

针对伴有明显焦虑、抑郁还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定期随诊,严格按照医嘱服用抗焦虑、抗抑郁等药物。

4. 学会转移注意力

情绪不佳或面临紧张事情时,学会转移注意力,不要纠结于不开心的事情。通过做事充实时间,多与他人交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将注意力从身体转移到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上。

5. 适当发泄情绪

情绪不佳时,可以向朋友或家人倾诉,或寻求心理医生帮助,将负面情绪宣泄出去。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