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1-15
原创

关于肺炎支原体,你关心的问题都在这→

近段时间,我国多地处于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时段,各大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数量持续攀升,尤以青少年儿童居多,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需求增加。其中,「支原体肺炎」成为家长圈中的高频词。

支原体肺炎究竟是怎么回事?对付它,有哪些「攻略」?

01、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无细胞壁的原核细胞性病原体,它结构处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相对于细菌它没有细胞壁,它结构比病毒复杂,在进化程度上更高。

02、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哪些症状?

据《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 年版)》,该疾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其中,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若出现持续高热(39°C 以上)≥ 5 天或发热 ≥ 7 天,体温高峰无下降趋势;出现喘息、气促、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之一;精神差,头痛、抽搐、频繁呕吐、不能进食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03、肺炎支原体感染如何传播?

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出含有肺炎支原体的飞沫,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会感染肺炎支原体。

此外,肺炎支原体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眼泪或粪便传播。传播途径还包括接触污染的物体表面,如被感染者用过的纸巾、手帕、衣物等。

04、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发展成肺炎吗

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不等同于感染肺炎。虽然「肺炎支原体」中有 「肺炎」二字,但只是名字的一部分,就好像肺炎链球菌也不只引起肺炎一样。肺炎支原体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其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支原体支气管炎和肺炎支原体肺炎。据 2020 年《中华儿科杂志》报道里国家卫生健康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发布的数据表明,有 10% 到 40% 感染了肺炎支原体的患者会发展为肺炎。当患儿持续咳嗽、发热,早期的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需警惕肺炎的发生,要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

05、谁容易感染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病原体,它可以引起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感染肺炎支原体,但以下人群更容易感染:

1. 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他们更容易感染肺炎支原体。

2. 年长者:

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可能会下降,使他们更容易受到感染。

3. 免疫系统受损的人:

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接受器官移植等情况下的人,免疫系统受损,更容易感染肺炎支原体。

4.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

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肺病、糖尿病等)的人,其免疫系统可能受到影响,使他们更容易感染。

5. 长期接触感染者:

与已感染肺炎支原体的人密切接触,如在家庭、学校或医疗机构中,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06、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

1. 抗生素治疗:

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肺炎支原体的生长和繁殖。对于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无效、8 岁以上儿童可以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重要提醒:抗生素类药物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对症治疗:

包括退热药物、止咳药物和镇痛药物等,以缓解症状和不适。

3. 充分休息:

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恢复身体健康。

4. 补充水分: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容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需要增加水分摄入,保持良好的水平衡。

5. 加强免疫力:

通过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的食物,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注意:

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剧烈咳嗽、高烧不退等症状,尽快带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普通血常规无法检测出来,

常规的青霉素、头孢菌素治疗是无效的。

网传的三件套:「阿奇霉素+布洛芬+愈酚甲麻那敏」不宜自行服用。

07、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

2. 避免与患有肺炎的病人密切接触,尤其是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

3.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人员密集的场所。

4. 避免烟草和酒精的摄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5.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