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1-06
原创

极少量对比剂完成冠脉支架植入术,改善肾功能不全患者症状

84 岁的爹爹因「间断胸闷 10 余年,再发伴胸闷、胸痛 1 周」入院治疗。经完善检查,根据该患者的心电图、心脏彩超及检验结果,考虑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因考虑该患者冠脉严重狭窄,需要进一步行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病变情况,必要时行冠脉介入治疗以改善冠脉血流灌注。

但爹爹术前肌酐 253.6umol/L、尿素氮 25.08 mmol/L,存在肾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症状。而普通人群的介入治疗至少需使用 90-150 ml 对比剂,这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无疑会加重肾功能损伤。

肾功能不全、高龄及造影剂的使用量等因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造影剂肾病的发病可能性。

为最大程度降低造影剂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损伤,介入团队在术前展开详细讨论,充分评估患者的基础肾功能,并拟定术前 12 小时及术后 24 小时给予水化保护,造影时选择对肾功能影响最小的等渗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克沙醇)。以极少量对比剂用量且水化保护的手术方案,从而达到最大限度降低肾功能损伤的目的。

术中,介入团队严格控制对比剂的用量,使用极少量对比剂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严重三支病变:LAD 近段 50% 狭窄,中段 80%-98% 狭窄,远段 60-70% 狭窄,D1 近中段 95% 狭窄,D2 开口慢性闭塞;LCX 近段 60% 狭窄,远段慢性闭塞;RCA 开口 50% 狭窄,左室后支中段 80-90% 狭窄,后降支中段 80-90% 狭窄。经讨论,吕学祥主任团队选择植入支架干预前降支。凭借着精湛的手术技巧,术中予以球囊扩张 D2,前降支成功植入支架 1 枚,血流 TIMI3 级。整个手术过程,造影剂用量仅约 25 ml,不及冠脉 CTA 造影剂用量的一半,仅为常规介入手术的 1/4! 

极少量对比剂完成冠脉支架植入术,改善肾功能不全患者症状
(术前)
极少量对比剂完成冠脉支架植入术,改善肾功能不全患者症状
(术后)

经过冠脉介入治疗解除血管狭窄及药物治疗,爹爹胸闷胸痛的症状消失,复查结果肌酐 183umol/L、尿素氮 13.66 mmol/L,数值均明显下降。通过围手术期水化治疗,及时完成冠脉支架植入,尽可能保留肾功能不全患者残余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患者现已康复出院。

使用极少量对比剂完成冠脉介入治疗,让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狭窄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及长期预后,令其尽早康复。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