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0-24
原创

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和水祥教授团队在炎症性肠病医工结合创新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炎症性肠病创新治疗

炎症性肠病(IBD)在我国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具有复发性和病程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很难彻底根治,严重者可导致胃肠道结构和功能丧失且伴有癌变风险,已成为我国社会健康的新挑战。

目前,炎症性肠病的主要治疗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等,但都不同程度存在治疗效果不佳、副作用明显等缺陷。

针对这一临床难题,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和水祥教授团队联合美国杜克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相关专家一起攻关,从炎症性肠病肠道巨噬细胞 M1/M2 极化失衡、肠道黏膜免疫反应异常持续激活的微环境特点入手,将精准治疗的先进理念和纳米技术相结合,研发了一种高效、特异、安全的活性氧响应纳米一氧化碳(CO)气体治疗系统。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载 CO 前药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表面构建壳聚糖/海藻酸钠(Chi/Alg)聚电解质多层膜,是赋予纳米颗粒高稳定性、主动靶向性、良好控释性的关键,Chi/Alg 阻隔层能够有效保护装载的药物不被胃肠道的理化因素破坏,纳米颗粒的负电荷表面通过静电相互作用靶向于表面正电的炎症结肠组织,特异性富集于靶部位,在病变局部过度的氧化应激信号刺激下,Chi/Alg「纳米阀」降解,CO 响应性释放并发挥抗氧化应激、调控肠道局部免疫反应和调节肠道微生态等作用,为 IBD 治疗提供新策略。

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和水祥教授团队在炎症性肠病医工结合创新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上述成果以「An Orally-Administered Nanotherapeutics with Carbon Monoxide Supplying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Therapy by Scaveng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Restoring Gut Immune Homeostasis」 为题发表在相关专业领域国际权威杂志《ACS Nano》上(IF:17.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张旭博士和西北工业大学袁璋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和水祥教授、重庆大学蔡开勇教授和西北工业大学袁璋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第一和通讯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和水祥教授团队在炎症性肠病医工结合创新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近年来,在吕毅教授的指导下,和水祥教授团队积极参与陕西省再生医学与外科工程研究中心及外科梦工厂有关消化道疾病方面的医工结合创新研究项目,取得了世界首例磁压榨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闭锁再通术等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不断做出积极贡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