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0-19
原创

南昌大学二附院援疆队员曾赣惠: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全面的中药特色服务

「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好即不简单」,这是江西省第二批中医药援疆医疗队队员、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曾赣惠的座右铭。2023 年 5 月 24 日,曾赣惠随队来到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所在的阿图什市克孜勒苏中医医院开展援疆医疗工作,她的目标是将江西医疗中医药管理、技术、服务传授给当地受援医院,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南昌大学二附院援疆队员曾赣惠: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全面的中药特色服务

立足专业 着力提升受援医院中医药精细化管理水平

创新、忘我、严谨、精益求精是曾赣惠在受援医院的工作标签,初到新疆的她,顾不上水土不服带来的各种不适,第一时间投入到工作中,深入了解当地中医药学科发展现状,以及群众亟待解决的中医药健康需求,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患者信息,与受援医院对应临床科室建立合作互动关系,大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定期开展会诊、授课等,制定药事各项制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督促检查,逐项落实,按期汇报总结,着力提升受援医院中医药精细化管理水平。曾赣惠表示,都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予渔,我希望不仅能将药学管理及服务技能带给克孜勒苏中医医院,还能把先进理念传输给科室人员,让他们在拥有技能的同时,学会应用和创新,真正发挥「传、教、帮、带」的作用。

南昌大学二附院援疆队员曾赣惠: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全面的中药特色服务

拼命三郎 一天时间完成药房「搬家」

为适应医院一楼功能区域布局调整,改善患者门诊取药,方便为病区供药,7 月 30 日,医院药械科在曾赣惠的带领下,利用周末顺利完成了药房整体从一楼搬迁到二楼的艰巨任务。

药房承担着医院各病区及相关临床科室的药品调剂工作,要在一天内完成搬迁,工作难度极大。搬迁之前,曾赣惠步步为营,一边设计装修方案,反复修改设计图纸,深入施工现场,监督施工细节,确保新药房的功能布局合理、实用,一边动员药械科全体人员,做好搬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列出详细工作计划,指导设计药品、耗材、物资运输路线,设计药品装箱及摆放图纸,确保在迁移工程中,不影响病区的药品供应、药物运输的安全,又快又好完成搬家工作。

搬迁当天,现场气温直逼 38 度,曾赣惠身先士卒,带头冲在搬家第一线,协调医院行政、后勤,组织药械科人员,带领着团队,分工协作,昼夜奋战,顾不上反复浸湿的衣衫,最终在一天时间完成整个药房的搬迁,确保零损耗、零丢失,并将新药房精心设计的各功能区布置得井井有条。以实际行动发扬了爱岗敬业、团结奉献的精神,充分证明了她在援疆中医医院发展建设中的先锋和突击作用。

南昌大学二附院援疆队员曾赣惠: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全面的中药特色服务

用心用情 竭尽所能让患者满意

在药房服务工作中,曾赣惠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患服务中,要求全体药械科人员不仅要准确发放药品,还要对患者进行细致的用药交代,告知用法、用量、服用时间,药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如果是中药则要准确交待煎药的方法,告诉患者如何选择煎药的器具, 煎药的火候, 煎煮的时间长短等, 以及煎药时, 是否要再加入药引及药引的用量等等。

怎样在工作中提高效率,怎样防止差错事故,怎样做好药学窗口服务,曾赣惠组织大家坚持每周一次开展全科业务学习;要求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病人候药时间,为此想方设法,提高调配速度,节省病人排队候药时间,做到快、准、好;要求杜绝差错事故发生,为此,在工作中严格要求执行调配操作规程,按照「四查十对」核对药品;要求在窗口服务中语言表达温和有礼,热情主动,面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与求助,总是竭尽所能去帮助他们。

曾赣惠说,工作时常遇到的问题是语言不通,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患者听不懂普通话,很是着急,此时就要请本地维族、柯族同事,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翻译。一些患者或者家属由于疾病的原因,往往容易情绪波动,极不耐烦。这时我就暗暗提醒自己要忠于职守,要耐心、耐心、再耐心,必须让患者高高兴兴满意才是。

南昌大学二附院援疆队员曾赣惠: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全面的中药特色服务

援疆工作中,曾赣惠不仅竭力守好用药安全的最后-道防线,还着力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全面的中药特色服务。她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自己的青春,时时刻刻「以病人为中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履行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用爱传递着真情、用爱传递着技术、用爱传递着服务,把无限的激情倾注在新疆这片热土,为新疆地区的人民群众带去健康和快乐!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