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0-20
原创

【科普】紧急!@家长注意,已有不少孩子中招

入秋开始,因发热、咳嗽来就诊的患儿明显增多,甚至有不少患者胸片或者 CT 提示「白肺」,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

在门诊检测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约占 26%,在住院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大约占有 60%,每月都有 50 到 60 例患儿需要做支气管镜,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占比约为 50%-60%,且很多患儿需要多次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那么,肺炎支原体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原体,它的感染是什么表现,该怎样治疗呢?我们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 年版)》的角度来了解一下。

1、肺炎支原体是什么?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它是能独立存活的最小微生物,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属于非典型微生物。因为缺乏细胞壁,所以常用的抗生素如头孢类、青霉素类对它都没有作用。

2、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

首先要强调的是,肺炎支原体感染不等于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表现为上 呼吸道比如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中耳炎,也可以出现肺外的表现,比如脑炎、关节炎、皮疹、贫血、肾炎等。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指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 5 岁及以上儿童,但 5 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

• 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

• 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

• 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

• 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 肺部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音降低和干、湿性啰音。

肺炎支原体肺炎十分「狡猾」,很多孩子以发热起病,不咳嗽或者偶尔咳嗽,肺部听诊也没有什么啰音,所以最初按照一般的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

反复治疗几天下来,发热都没有好转趋势,发热 5 天甚至快 10 天的都有。这个时候拍胸片,可能已经出现肺部大片炎症渗出甚至实变。不是医生误诊,而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体征不明显,且查血检验肺炎支原体的滴度往往也还没有表现出来。

3、肺炎支原体的传播途径

肺炎支原体主要经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容易从密切接触的亲属及社区开始流行,造成家庭、幼儿园、学校聚集性感染。

4、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表现多样,非特异性),结合以下任何一项或两项,即可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

• 单份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 ≥ 1:160(颗粒凝集法);病程中双份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上升 4 倍及以上。

• MP-DNA 或 RNA 阳性。

这里要注意的是:肺炎支原体抗体是人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引发的一种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物,临床上主要检测 MP-IgM 来协助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

它的滴度呈现抛物线的形态,就像我们把一个球抛起来,球先往高处飞,到达最高处后又掉下来。MP-IgM 一般在发病后 4-5 天出现,3-4 周达到高峰,持续 1-3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医生一般不会在孩子刚开始发热的时候就开具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而且也不会要求孩子在治疗之后复查肺炎支原体抗体来判断治疗效果了。

5、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原则

主要包括三大措施:分别是 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软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其他治疗包括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抗凝治疗、胸腔积液引流以及其他并发症处理等。

临床分型后应针对不同类型制定不同治疗方案,重症病例常在发热后 7-10 天,少数在 5 天左右病情加重达高峰,此时为最佳治疗窗口期,病程 14 天以后仍持续发热、病情无好转者,常遗留后遗症。

轻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主要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些轻型患儿也可能存在过度炎症反应,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镜治疗。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采取不同侧重的综合治疗,即抗感染,联合糖皮质激素、支气管镜术、抗凝等。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抗生素治疗主要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 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这些药物的 服药方法比较特殊,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病情判断服药疗程和停药间隔,不建议家属自行口服药物,以免影响后续疗效。

肺炎支原体来势汹汹,但家长们无需过度担心——

为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间段、多层次化需求,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服务再升级!

我们在运行原有儿科门诊、发热门诊和 24 小时急诊的基础上,开设了儿科午间门诊及夜间门诊,并加量放号,近一个月平均每天儿科就诊量约 1400 人次,其中午间、夜间门诊平均每天约 100 人次,同时高质量、高效率地落实好「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以错峰诊疗、延长服务、加快病区周转等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暖心的便民医疗服务,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

我们将通过改善医疗服务和诊疗流程,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感,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精心呵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为全市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介绍

【科普】紧急!@家长注意,已有不少孩子中招

段丽

儿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多年,先后在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2023 年「珠海好医生」,担任科普中国专家,珠海市科普专家,广东省医学会儿童危重病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与肿瘤学组委员等。出诊日期:以「珠海妇幼」微信公众号为准。

供稿:PICU 段丽

编辑:冯杉杉、李若昊

初审:曾立忠

终审:徐进、何武东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