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0-16
原创

高血压常见误区,你踩中几个?

高血压通常无自觉症状

俗称「无声杀手」

是脑卒中、心肌梗死、终末期肾病等

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许多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

或者没有症状就不加以重视

殊不知危险就藏在其中

快来自查有没有陷入

以下八个常见的血压误区吧

误区一

我都没有感觉

怎么会得高血压呢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是逐渐升高的,因此没有任何感觉。但即使没有感觉,高血压仍在损害你的血管、心脏、肾脏和其他器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误区二

年轻人

是不会得高血压的

任何年龄都可能得高血压。随着年龄增长,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高血压,所以年轻人也需要进行高血压筛查。

误区三

是药三分毒

长期服用降压药会伤肝、伤肾

不予治疗的高血压比药物导致的副作用更危险!控制高血压有许多安全有效的药物。目前常用降压药物的副作用是轻微的、可逆的。如果一种药物导致副作用,医生可以调整处方,换另一种药物。

误区四

血压已经降了

可以自行停药

不要自行停药!严格遵医嘱逐渐减量观察,但不能自行停药。血压正常是药物控制的结果,而不是已经「治好了」高血压,血压的重点在于控制,自行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再次升高,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误区五

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除高血压危象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降速速度过快,反而可能使已经适应长期高灌注压的高血压患者因为不适应而出现头晕,引发对降压治疗的怀疑。如果血压降得太低,会导致大脑血流灌注不足,甚至诱发脑卒中。因此,降压治疗不能过急、过度。

误区六

频繁更换降压药物

有些患者在服药后,几天内没有看到效果,就会要求医生更换降压药物,使血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实际上,大多数长效降压药物需要连续服用 2-4 周才能充分发挥降压效果,达到较好疗效。因此,要遵从医嘱,服药一段时间后再评估降压效果。

误区七

保健品能治疗高血压

有些患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不愿意长期服药,又听闻某些保健品能够治疗高血压,于是盲目依赖保健品降压。实际上,现在许多商家夸大养生疗法和保健食疗的疗效,说其可以替代药物治疗,这都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建议大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适量运动,遵医嘱长期用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不凭感觉换药、停药,不私自调整剂量,最终实现科学平稳降压,且降低靶器官损害的风险。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