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9-20
原创

孩子近视眼可逆吗?眼镜一定要戴吗?

明亮「视界」,从科学用眼开始

「挺胸,抬头,不要趴着写作业!」

这可能是每一个小朋友的紧箍咒,但是真的挺胸抬头就能抑制近视吗?

针对孩子们的视力问题,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发布了《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指导不同年龄的学生段科学防控近视眼。

和睦家儿童眼科医生也整理了文章,分享在临床上家长们尤为关心的几个关于近视眼的问题:

1、如何预防近视?

减少视力负荷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用眼 45 分钟左右应休息 10 分钟并看远,使调节松弛。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眼与读物 25-30 CM,握笔不要太低,座椅高度适合,保持胸离桌沿 1 拳距离,使用标准大小的铅笔书写,不要在乘车、走路、卧床和在太阳光直射下或暗光下阅读或写字。

孩子近视眼可逆吗?眼镜一定要戴吗?
图片来源:bigstock

改善视觉环境

保持阅读环境中适宜的光照度和对比度,每个桌面的照度应在 500Lx(勒克斯 lux,法定符号 lx 是照度 luminance 的单位) 以上。

照明应无炫光或闪烁、黑板无反光,合理照明(白炽灯 60W,日光灯 15W)台灯放在写字台的左上方。

阅读物字体印刷清晰、大小适中并且对比度好、课本及作业本的纸张不能太白和反光太强、看电视的距离应为显示屏对角线长度的 7-9 倍。

开展体育锻炼,增加室外活动

运动可以使人开阔视野、放松调节,一般认为打乒乓球可以使眼球不断向各个方向频繁运动以锻炼睫状肌。

在有空旷视野的环境中的各种运动一般都会减少眼睛的视觉负担。

建立视觉档案

家长们要注意了,尤其是有在遗传、视觉环境和用眼习惯上有高危因素的孩子,建议家长们每年带孩子最少做两次多方面的眼部检查。

北京和睦家医院就诊,会为孩子建立视力健康的系统档案,持续记录孩子视力相关参数。

当然家长也可以自己记录并建立孩子的视力小档案。医院和家长双方配合,关注并记录孩子视力情况,便于在孩子眼部出现病症时可以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医疗措施。

2、如何判断是否近视?

判断近视最直接的一个方法就是进行医学验光检查。近视的一个主要的表现就是看远处视物模糊,经过医院的医学验光发现是负度数的屈光现象,这种情况就称之为近视。

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提到儿童医学验光,就绕不开「散瞳」两个字。

Q1. 什么是散瞳?

散瞳验光是应用药物使眼睛的睫状肌完全麻痹,失去调节作用的情况下进行验光。

Q2. 为什么散瞳?

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较强,验光时如果不散大瞳孔,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强,不能把调节性近视即所谓假性近视成分除去,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所以青少年近视患者,散瞳验光是很有必要的。

Q3. 散瞳对眼睛有无危害?

很多家长对散瞳持怀疑态度,毕竟是要滴到孩子眼睛里的药水。

其实家长大可放心,经过医生检查后的散瞳对孩子是没有影响的,只是散瞳后会有暂时性怕光及视近物模糊现象(看远没有影响,仍然可以正常生活)。

恢复正常的时间视不同的散瞳药而不一,所以在散瞳前一定要和医生做充足的沟通。

孩子近视眼可逆吗?眼镜一定要戴吗?
图片来源:bigstock

除此之外,家长需要注意平时孩子的一些不良用眼习惯,因为这些很可能就是近视的征兆,如果发现以下情形,家长就要尽快带孩子做眼科检查,比如:

看物体时经常眯眼

注意力不集中

贴近物体看东西

经常歪着头看物体等不良用眼习惯

3、已经近视该戴眼镜吗?

对于戴眼镜,一直以来有一个误解。很多人认为戴上眼镜,视力会越来越差,度数也会变深。

其实不然,因为一旦出现真性近视,度数会随着时间逐渐加深,若不及时配戴眼镜,增长速度可能会较快。家长不应抗拒戴眼镜,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配镜选择。

孩子近视眼可逆吗?眼镜一定要戴吗?
图片来源:bigstock

框架镜,青少年渐进镜/渐进性软性隐形眼镜

家长须陪同孩子到正规医院的眼科,由眼科医生对孩子眼部情况做详细的眼位检查、眼调节、聚散功能情况、眼睛的屈光度等后再决定如何佩戴眼镜,并由医生给予戴镜指导。

角膜塑形镜(OK 镜)

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来讲,角膜塑形镜是越来越多地被建议使用的控制近视的方法。

「O.K」的全称是「Orthokeratology」,中文称角膜塑形镜,通俗来讲 OK 镜就是一种可逆性非手术的物理矫形方法,它通过流体力学效应改变角膜形状,将因近视而突出的角膜压回去,不需手术就能控制近视加深,对角膜没有任何伤害。

只要晚上睡觉戴 8 小时,白天不用戴任何眼镜也能看得很清楚。

家长请注意 Tips

目前暂未出现证实有效的近视治疗药物或保健产品,一旦近视,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进行科学矫正。

不可病急乱投医,迷信近视可治愈等虚假广告。

参考资料来源: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