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8-18
原创

蓟医科普丨痛、痒、流脓……这是外耳道炎在作怪!

日前,蓟州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接诊了一名喜欢采耳的患者,患者耳朵是又痛又痒,还流出了臭臭的脓液,这是怎么回事呢?医生经过检查,发现患者这是被外耳道真菌病给盯上了!什么是外耳道真菌病?它和采耳有关系吗?下面就一起来为大家解答。

什么是外耳道真菌病?

外耳道真菌病是外耳道皮肤真菌感染性疾病,由真菌感染所致,常合并细菌感染,高热而潮湿的季节多见,病人常有非专业机构采耳史,且病程反复。真菌侵入上皮后,耳内会发痒,以夜间为甚,还有闷胀感等;外耳道内的脱落上皮和菌丝体组成的痂皮阻塞外耳道,会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合并细菌感染时,除有耳流脓耳痒外,还有耳痛,耳内有臭味。耳内镜检查外耳道或鼓膜表面可见白色菌丝体;因病原菌不同,严重者外耳道内可见黄褐色、灰白色或灰黑色糊状物堆积,清除后可见皮肤充血,肿胀,糜烂。

蓟医科普丨痛、痒、流脓……这是外耳道炎在作怪!

(1)游泳或冲洗外耳道后,外耳道潮湿,易致感染。

(2)去非专业机构采耳,采耳的风险主要是外耳道皮肤损伤和真菌感染。

(3)温度和湿度的增加,有利于真菌的生长繁殖。

(4)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其中部分可能与耳内长期滴用抗生素溶液有关。

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首先用生理盐水清洗真菌团块及痂皮,用棉签拭干后,局部涂抹抗真菌药,如有鼓膜穿孔,注意勿将药物涂至鼓室黏膜上。外耳道皮肤肿胀、渗液时,于耳内镜下清除分泌物后,涂抹抗炎,抗渗出、止痒类药膏。

在这里小编也要和您多唠叨一下,为什么要在耳内镜下清除呢?因为耳内镜可以清晰的放大耳内图像,便于清除耳内痂皮和分泌物,耳内镜还可以准确细微的观察外耳道及鼓膜病变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外耳道真菌病?

(1)戒除不良的挖耳习惯。

(2)在我们日常洗头洗澡游泳时避免水进入外耳道,保持外耳道的干燥。

(3)尽量减少佩戴塞入式耳机的时间。

(4)避免到非专业的采耳店采耳哦,因采耳人员技术欠佳很有可能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再加上采耳器械的清洁不当,就让真菌有机可乘啦。

(5)如外耳道有耵聍堵塞,需要取出,或当外耳道有疼痛、痒、流脓等症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门诊就医。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