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8-09
原创

常州二院援青故事:我在海南州当「曼巴」

2022 年 7 月 15 日,江苏省第五批援青干部踏上对口支援青海医疗工作的征程,以「组团式」帮扶的方式,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稳住农业基本盘、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常州二院共有 7 名援青干部走进海南州人民医院,全身心地投入当地工作。

如今,一年过去了,在这条援青之路上,他们聚焦问题、梳理难点,勇于探索、改革创新,在实现诊疗升级、精益管理和服务优化的具体行动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有感有想、有思有悟,用文字记录了过去一年里奋力奔跑的日日夜夜。

常州二院援青故事:我在海南州当「曼巴」

说起海南这个名字,应该中国人都很熟悉,联想到的往往是海岛、沙滩、度假、明媚的阳光、鸟语花香和海鲜美食。初次决定要去海南支医时,我也有过一时的困惑,海南啥时候开展支医活动了?等到正式接到通知,我才发现,原来去的是青海省的海南州。

出发前,大概了解了一下海南州,位于青海湖的南面,故被称为海南,由于 60—70% 的居民为藏族,故全称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祖国西北自古以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的塞上风光闻名,海南州全境 4.45 万平方公里,10 倍于我们常州,常住人口却只有 44 万余,还不到常州的 1/10。我此行支医的目的地就在海南州首府共和县。

从江苏到海南州,我一路亲身感受了何为幅员辽阔。连绵起伏的山峰,不像中部及东部地区一样灌木丛生,林木仅仅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牧草,但平缓起伏的地势曲线,生动地诠释了何为壮美和开阔。踏入海南州共和县的大地,我才知道何为地广人稀,除了路途上的少许牧民,县城主城区街道也是人烟稀少。安置好住宿后,我很快投入到共和县中医院骨科的支医工作中,在工作中,开始慢慢认识这个可以称为第二故乡的地方。

医生在藏语中被称为「曼巴」,所以平时工作中,我经常听到的称呼除了「大夫」,就是「曼巴」。藏族同胞的淳朴在就医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在医院过道经过时,身穿藏族服装坐着的牧民都会微笑起身致敬,甚至进出电梯时,藏族同胞都会在门口等着让我先行。受宠若惊之际,也让我感叹藏族同胞的和善,医患关系的纯粹与交融。

高原低氧,牧民经常在高低不平的道路上放牧,这导致当地骨性关节炎类疾病高发。就诊的老年患者多合并有风湿科、皮肤科等其他内科各种疾病。但是,当地医务人员数量不足,专科难以细分,因此,「网络多学科会诊」成为了我工作中的常态模式。

多年来,西部省份得到的医疗帮扶力度很大,医疗设备在不断更新,但医务人员和医疗技术的培训仍有欠缺,因此,我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放在了专科培训和定期义诊上。

此外,对于当地科研思维及学科建设上的薄弱,我在来之前已有了心理准备,因此,在协助完成骨科省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上,我以共和县中医院为单位,申报并立项青海省卫健委课题,同时进行青海省科技厅课题的申报工作,与科室同事合作共同完成并发表高水平论文数篇,并对科室年轻医生进行了积极与系统的科研思维培训。

对口援青,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一批一批的援青人留下辛勤的汗水。眨眼间一年过去了,山一程、风一程,我已经逐渐习惯了西北高原上的多风、少雨气候,也逐渐适应了触手可及的白云烈日,见识了「金雕千载盘旋地,飒飒天罡唱未休」的壮怀激烈。回望过去,一切都是美好的遇见,展望未来,一切都是新的征程。

本文作者: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周鑫叠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