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7-27
原创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输血」「造血」并重 护航一方妇儿

自结对帮扶以来,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持续选派临床业务骨干奔赴开平市妇幼保健院,开展「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推动人才、技术和管理下沉,「输血」和「造血」并重,让优质医疗资源在基层落地生根,进一步提升县域医疗综合服务实力。

目前,该院已累计派遣 6 名医务工作者下基层,开展「组团式」帮扶。黄鹂鹂、黎晓立、谢莉莉是其中三位,他们打响了,「组团式」帮扶的第一枪。

在驻点的一年时间,他们全身心投入帮扶工作,用所学所长守护群众健康。他们倾囊相授,耐心指导年轻医师和当地医务人员,共同助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下面,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输血」「造血」并重 护航一方妇儿
黄鹂鹂

为家乡医疗事业添砖加瓦

中共党员,女,产科副主任医师。

2022 年 3 月,当医院要选派一名产科医生下基层时,黄鹂鹂第一时间报名,毅然加入帮扶团队,因为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开平人。「能有机会回报家乡,我十分开心。」黄鹂鹂表示。

帮扶期间,黄鹂鹂挂职开平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并兼任产科主任的职务。习惯了在本院工作时的紧张、忙碌,基层医院的工作节奏让她感觉「强度不大」,但同时也感到「压力山大」。

「基层医院面临的困难很多,相较于上级医院,可谓『缺医少药』,在基层行医压力更大。」黄鹂鹂坦言,正因如此,所以才需要他们前后奔赴,帮助实现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

宝剑锋从磨砺出。这段时光也给黄鹂鹂的成长带来了帮助: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强了,自我的抗压能力、承受能力得到提升,人际关系处理也更得心应手。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输血」「造血」并重 护航一方妇儿
黄鹂鹂副主任医师(左二)查房中。

自我成长的同时,她也为开平市妇幼保健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开展医疗帮扶以来,黄鹂鹂尽职尽责、亲力亲为,带教、查房,制定质控指标、修改诊疗规范,进行业务能力培训、举行疑难病例讨论,让科室医生的诊治水平、基本临床操作、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工作中,黄鹂鹂全力以赴、迎难而上,数次抢救产妇于濒危之时。「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作为党员,为人民服务是宗旨。」她如是说道。

有一次一位产妇剖宫产后,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血压上不去,心率也不稳定,一度接近昏迷。经验丰富的黄鹂鹂意识到产妇可能存在内出血,当机立断为其进行手术。经过仔细寻找,她和同事黎晓立终于找到出血点,并成功止血,产妇转危为安。

这一年里,她还鲜明地感受到,基层百姓对医生的信任度很高。「患者依从性强,十分遵医嘱,并且对医生很感激。」黄鹂鹂说。一次有位怀有双胞胎的孕妇,临近分娩时血压突然升高,她建议孕妇住院,孕妇欣然接受,最后顺利诞下双胞胎。

想要不断提高开平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疗水平,改善家乡的医疗条件,黄鹂鹂始终觉得只有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幸运的是,不断有人在这条名为「帮扶」的道路上前赴后继、添砖加瓦。「已经有人接过我手中的接力棒了。」黄鹂鹂笑着说。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输血」「造血」并重 护航一方妇儿
黎晓立

为基层带去优质医疗服务

中共党员,男,妇科主治医师。

「培养一支优秀的医疗团队,需要久久为功。」为期一年的「组团式帮扶」已结束,但黎晓立现在仍坚持每周前往开平 1—2 次,「因为之前开展的新术式,大家还不是很熟练,需要进一步为他们作指导。」

对黎晓立来说,这是一段特殊且难忘的经历。在本院,他是一名医生,不需要兼顾太多,本本分分做好本职工作也就可以了;可在开平市妇幼保健院,他挑在肩膀上的是妇科主任一职,查房、教学、手术指导、科室管理、业务拓展等都要他亲力亲为。

这一年,用他的话来总结:责任重、压力大!起初,器械使用不熟练、团队之间未充分磨合,做手术时黎晓立的心理压力很大。一台手术下来,常常全身衣服都湿透了。「在本院的时候,你身后还有依靠,遇见解决不了的情况,可以请教前辈。但下沉到基层后,你就是大家的依靠!」谈起这个话题,黎晓立的眼中充满了坚定的目光。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输血」「造血」并重 护航一方妇儿
黎晓立主治医师(右)开展手术中。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勇于担当、迎难而上是他的本色。在医疗团队「组团式」帮扶期间,黎晓立排除万难,带领科室在院内率先开展了单孔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剔除术等手术,填补了开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领域的空白,满足了当地百姓的医疗需求。

黎晓立说:「提升医生的业务水平,让优质的医疗留在基层,让当地群众生病后不用走出开平也能得到有效治疗,这是我来参加此次帮扶的意义和职责所在。」

除了为科室提供医疗指导外,黎晓立还积极参与当地义诊,为当地群众开展宣教活动。因为帮扶期间,他深刻地感受到,基层群众健康意识普遍较低,患病后往往不自知或是讳疾忌医,导致来就医时,疾病已到中晚期。

之前,他接诊到一位 60 岁的阿姨,阴道流血多年,但从未就医。直到近半年出血量加大,并且有大量分泌物,她才求医问诊。检查发现,阿姨宫颈口有个肿物,活检提示宫颈癌。考虑到患者的情况比较严重,黎晓立马上将她转诊到了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并实施手术。

「这位阿姨算幸运了,还能化疗做手术。但很多患者没有她这么幸运,一旦错过手术时机,那真是回天乏术了。」黎晓立感慨道,每每接诊到类似的患者,自我感觉肩上的责任就会更重一些。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生,黎晓立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基层医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为基层带去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从而切实守护当地群众的生命健康。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输血」「造血」并重 护航一方妇儿
谢莉莉

让群众在「家门口」满足医疗需求

中共党员,女,超声科主治医师

对于医生来说,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用自己所学,为病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守护他们的生命健康。谢莉莉驻点帮扶的是开平市妇幼保健院的功能科,回顾这段经历,她说:「这一年,忙碌、充实且有意义。」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输血」「造血」并重 护航一方妇儿
谢莉莉(中)授课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扶期间,谢莉莉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通过讲课示范、疑难病例讨论、专家会诊等多种形式培训当地功能科人员,为基层群众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带动当地超声诊断及治疗水平稳步提升。她还致力于帮助基层医生建立科研思维,在临床工作中寻找科研点,进一步加强基层医院的科研能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医疗行业尤为如此。结合本院和支援医院的情况,谢莉莉指导功能科的同事,建立规范的诊疗规范和质控制度,加强科室质控管理,规范医疗行为。

作为一名党员,谢莉莉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决心要把所学所长应用于帮扶工作中。来到开平市妇幼保健院后,她首先与多个科室深入交流,结合实际需求,决定在当地率先开展小儿和成人心脏适宜新技术。

帮扶期间,在她的帮助下,科内 4 名超声医师熟练掌握了小儿心脏彩超基本检查技术。目前,开平市妇幼保健院已完成 436 例小儿心脏彩超检查,108 例成人心脏检查,并成功筛查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去年,当地一名孕妇在广州检查时发现胎儿心脏畸形,医生建议她定期检查。宝宝出生后,因受疫情影响,她不能前往广州检查,她得知开平市妇幼保健院能开展小儿心脏彩超,十分开心,并决定以后在这里随访。

这件事情让谢莉莉深有感触。她说:「我们帮扶的目的,就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满足医疗需求,生病时不会求医无门或要千里迢迢求医。」

这期间,她多次参与当地医院组织的下乡义诊、科普宣讲活动,真正做到将先进技术、健康知识送到基层百姓的家门口。她还积极搭建两家医院沟通的桥梁,为今后的联系合作,以及落实「双向转诊」打下良好的基础。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