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6-28
原创

中暑不能「扛」!南靖一阿伯拖了 3 天,越病越重!

近日,南靖县 65 岁的陈大伯(化名),被送到漳州正兴医院急诊科时,中暑症状已经持续三天了…

在来院三天前,陈大伯已经出现了中暑后轻微头晕的症状,然而繁忙的户外工作,让他三天来始终无法好好休息,因此,中暑后的症状一直无法完全缓解。

而后,陈大伯出现了头晕、呕吐等更严重症状,于是被家人紧急送到了正兴医院急诊科。

急诊科医生详细询问患者过往病史,检查后发现患者肌红蛋白偏高,结合其病情及临床表现,诊断为轻症中暑。

急诊科团队给予降温、补液、促醒等一系列急救措施,经治疗,患者神志有所恢复,病情逐渐缓解。

急诊科 王启峰主任 /提醒:

长时间在高温下暴晒或在密闭高温的环境下工作,应根据需要佩戴好防护用具,切忌为贪凉而「赤膊上阵」。做好防护措施,才能尽量避免中暑、甚至是患上热射病,切实保障自身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伏天即将到来,千万警惕高温中暑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热射病!

中暑与热射病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水和电解质过多丢失、散热功能衰竭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根据症状由轻到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早期症状表现为出汗多、口渴、无力、头晕、心慌、恶心、四肢发麻等。如果不能及时脱离高温、高湿环境,症状会进一步加重,造成体温升高、面色潮红或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甚至会发展为热射病,危及生命。

热射病相当于重度中暑,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和神志障碍,可累及脑、肝、心、肾等多种器官,死亡率可高达 60% 以上。

中暑的现场急救

1. 立即转移

当在高温环境中发现头晕发热病人时,应立即将其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并拨打 120,有条件的话移到空调房间,使其平卧,垫高头脚,迅速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物。

2. 快速降温

以物理降温为主要方法,采取头部敷冷毛巾,用冷水或湿毛巾擦拭全身,有条件的也可用冰袋降温,将冰袋放置于头部、颈部、腋窝、腹股沟、大腿根部等区域。

3. 及时补水  

若患者仍有意识,可补充一些清凉饮料,并加入少量食盐,但不要急于大量补充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已经昏迷者不要强行喂水,以免引起气道梗阻或呕吐窒息。

4. 紧急转送  

若患者出现体温持续升高,不出汗,肌肉痉挛等情况应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可小视。

健康小贴士

高温来袭,很多人对高温条件下出现的头晕恶心不重视,认为忍一忍就过去了,从而导致疾病加重,甚至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特别是户外工作者、年老体弱者、儿童、对热不适应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诱发中暑,甚至热射病,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及时补充水分 

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水分摄入,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可以喝糖水或盐水或凉绿豆汤、凉山楂汁、金银花茶、菊花茶等。

外出前备好防暑用品

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 10 时-15 时左右,最好出工前涂点防晒霜。高温天气里尽量避免外出,如果一定要是外活动,最好避开正午,尽量将时间安排在早晨或者傍晚,且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射。

如需要较长时间外出应备上充足的水,随身携带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

不要受热后   「快速冷却」

炎热夏天外出归来,不是喜欢开足空调电扇,就是立即冲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避免车内高温危害

注意车内高温,选择合适的停车位置,使用遮阳板,打开空调通风。特别注意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