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5-29
原创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康复,这些人群一起做起来!

在「大健康」理念的引导下,南医大顺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正在大力推进肺康复项目的开展。近日,患有慢性阻塞性的何大叔参与了由医护患共同制定的肺康复项目,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肺康复是什么,什么人群适用?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玺介绍,肺康复是指一项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后制定的患者个性化的综合干预疗法,包括但又不限于对患者开展运动训练、健康教育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康复训练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和肺功能障碍,让机械通气患者能尽早脱机,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整体入院费用,尽可能恢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肺康复主要应用于慢性呼吸疾病如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囊性纤维化患者,对于脑卒中、神经肌肉疾病等其他原因继发的呼吸障碍,肺康复也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肺康复的原理是什么?

李玺表示,肺康复采用的物理治疗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方面运用物理治疗改善肺部通气,促进肺部清洁和气体交换,减少痰液潴留,提升呼吸肌力;另一方面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运动训练和健康教育,以有效减少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再入院。

肺康复训练,具体要怎么样做?专科护士陈瑞芳副主任护师手把手教大家肺康复。

改善肺部通气肺康复技术

缩唇呼吸锻炼法

训练患者缓慢地用鼻深吸气,然后让患者撅起嘴唇轻松地做吹笛式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 1∶2 或 1:3,每次 10 min,每天 3~4 次。缩唇式呼吸使小气道的压力相应增加,使等压点向大气道移动,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闭塞,利于肺泡残气排出,改善换气。重度至极重度慢阻肺患者通过缩唇呼吸运动训练可不同程度改善其呼吸困难、呼吸肌功能。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康复,这些人群一起做起来!

膈肌呼吸锻炼法

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全身放松,经鼻吸气,从口呼气,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前,吸气时尽力挺腹,也可用手加压腹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一般吸气 2s,呼气 4~6 s,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 1∶2 或 1∶3,每分钟呼吸速度保持在 7~8 次,开始每日 2 次,每次 5 min,熟练后可逐渐增加至 10~15 min/ 次,每日 2~3 次。待患者掌握横膈吸气后,在患者上腹部放置 1~2 kg 的沙袋,进行横膈肌阻力训练。慢阻肺患者运用膈肌做深缓呼吸,改变辅助呼吸肌参与的不合理的浅速呼吸方式,呼气时间延长以提高潮气容积,减少无效腔,增加肺泡通气量,降低呼吸功耗,缓解气促症状。

胸部扩张运动训练

防止因疼痛诱发的防卫性肌肉收缩导致的肺扩张不全。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医护人员将双手置于患者欲扩张肺叶对应的胸廓上,请患者呼气,感受肋骨向下向内移动, 医护人员手掌同时向下施压;医护人员在患者吸气前瞬间,快速向下向内牵张胸廓,诱发肋间外肌收缩;请患者吸气,并抵抗医护人员双手阻力。通过训练改善受限肺叶,胸壁再扩张,进而增加通气量。

吸气肌阻力训练(IMT)

通过各种不同直径的管子或弹簧提供吸气时阻力。患者经由口中的阻力训练器吸气;每次训练时间逐渐增加到 20~30 min,以增加吸气肌耐力,每日 2~3 次;当患者的吸气肌力和耐力有所改善时,逐渐将训练器的直径减少或增加弹簧阻力。个体化设置合适的阻力起始,逐渐增加训练器的阻力,从而让患者虚弱的吸气肌(主要是膈肌)进行足够反复负荷力量的训练,逐渐提高吸气肌的强度和耐力,并且增加患者的用力肺活量和减少呼吸阻力,改善呼吸劳累感。

促进肺部清洁的肺康复技术

体位引流

借助合适的体位,将肺部化脓性病灶置于高位,使积聚在支气管及肺内的化脓坏死物顺位引流至大气道,再经口咳出, 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具体方法:每 0.5~1.0 h 翻身 1 次,引流体位摆放 10~20 min,每日 1~2 次,清晨或入睡前为佳。

咳嗽训练

对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训练,有助于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步骤包括:

患者处于放松姿势,坐位或身体前倾,颈部稍屈曲。

患者掌握膈肌呼吸,治疗师示范咳嗽及腹肌收缩。

患者双手置于腹部且在呼气时做 3 次哈气以感觉腹肌的收缩。

患者练习发「k」的声音以感觉声带绷紧、声门关闭及腹肌收缩。

当患者将这些动作结合时,指导患者做深但放松的吸气,接着做急剧的双重咳嗽。

主动循环式呼吸技术(ACBT)

这是一种可变化的弹性治疗方法, 用于松动和清除过多的支气管分泌物,可根据每个患者气道分泌物的情况进行调整, 患者可以主动完成或经过辅助完成。

每个周期分为 3 个部分:呼吸控制(BC)、胸廓扩张运动(TEE)和用力呼气技术(FET)。

BC 即正常呼吸,是通过最小的用力来达到最大程度的有效呼吸,常用腹式呼吸。它在 ACBT 中介于 2 个主动部分之间的休息间歇,目的是使肺部和胸壁回复至其静息位置。

TEE 是指着重于吸气的深呼吸运动,在吸气末通常需屏气 3s,然后完成被动呼气动作。TEE 有助于肺组织的重新扩张,并协助移除和清理过量的支气管分泌物。

FET 由 1~2 次用力呼气组成,随后进行 BC 一段时间再重新开始。操作时指导患者在吸气后进行用力呵气动作。呼气时间应该足够长,以便将位于更远端气道内的分泌物松动咳出,一般以中、低等深度的吸气开始,当分泌物已经达到中央气道时再进行高肺容积位的呵气或咳嗽。

ACBT 循环中,3 次左右 TEE 后需暂停,然后进行 BC。

改善呼吸功能技术

锻炼骨骼肌的运动训练是改善呼吸功能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也是综合性肺康复治疗的基石。

在多项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增加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力,减少呼吸困难,减少肺动态过度通气,改善骨骼肌功能,部分逆转肌肉有氧功能失调,减少患者焦虑和抑郁,提高生命质量,减少患者再入院风险,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Maddocks 等研究发现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中有大约 1/4 处于衰弱(physical frailty)状态,运动训练为主的肺康复有益于纠正这部分患者的衰弱状态,帮助患者向更强健的状态转变。

肺康复是改善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结局的重要手段,通过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轻疾病症状、提高日常活动耐力和促进疾病趋于稳定,以帮助患者回归社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以后的工作中,将肺康复锻炼作为日常宣教内容,全面深化优质服务。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