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5-12
原创

如何科学佩戴口罩?这份指南请查收

近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 年 4 月版)》,对应佩戴、建议佩戴、可不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以及在不同情形下的口罩选择、相关注意事项为公众科学佩戴口罩作出权威指引。

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期间。

2、出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期间。

3、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

4、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5、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6、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人员工作期间。

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2、进入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

3、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

4、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且没有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可不佩戴口罩的常见情形或场景

1、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

2、人员相对固定的室内工作场所和会议室等。

3、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但有明确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4、对于定期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的特定人员,如庆典活动演职人员、仪仗队队员等,在参加大型活动时。

5、进行运动的人员,佩戴口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时。

6、3 岁及以下婴幼儿。

7、学校师生在校期间。

除此之外,在口罩上的选择,主要注意以下情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

建议佩戴 N95 或 KN95 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无呼吸阀)。

其他人员:

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正确佩戴、摘取口罩步骤大家还记得吗?阳大夫带大家回忆下:

如何科学佩戴口罩?这份指南请查收

医用外科口罩

(一)佩戴步骤

Step1:洁双手

佩戴和摘除口罩时要洗手,摘除口罩时不用手直接接触口罩外表面。

Step2:辨内外

分清口罩的正、反面,保持深色面朝外。

Step3:严密合

将口罩覆盖面部,使鼻夹结构在上面。固定头带或耳带。按压金属条使之紧贴鼻梁,使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口罩要遮盖鼻、口和下颌。

(二)摘取步骤

1、抓住耳带解下口罩。

2、避免接触口罩外面。

3、用手捏住口罩系带丢入医疗废物容器内。

医用防护口罩

(一)佩戴步骤

1、佩戴口罩前实施手卫生。

2、检查口罩外包装,口罩需在有效期内,包装无破损。

3、打开口罩,用手托住口罩,使鼻夹位于指尖,让头带自然垂下。

4、鼻夹朝上,用口罩托住下巴。将下口罩带(颈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耳朵以下的位置,将上口罩带(头带)拉过头顶,放在脑后较高的位置。

5、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顶部,用双手,一边向内按压,一边向两侧移动,塑造鼻梁形状。

6、气密性检查:用手罩住口罩并快速呼吸,确保口罩不会漏气,佩戴完成。

(二)摘取步骤

1、用手慢慢地将颈部的下口罩带(颈带)从脑后拉过头顶。

2、拉上口罩带(头带)摘除口罩。

3、用手仅捏住口罩系带丢入医疗废物容器内,整个过程手不应触及口罩。

从应该佩戴口罩的几种情形或场景来看,保护易感人群,是细化佩戴口罩方式的主要目的。

规范佩戴口罩者既可能是易感人群,也包括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以及陪诊、陪护、探视人员等。

进出这些特定场所的相关人员仍然认真佩戴口罩,具有切断传播途径的作用。

细化口罩佩戴方式,不仅为了精准防控疫情,也是为了维护好防疫之外的健康。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