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5-04
原创

乳腺癌患者更易出现骨质疏松?专家表示:是真的,要预防可以这样做……

案例时间

近日,45 岁的乳腺癌患者李女士总是感觉到全身的骨头关节疼痛不适,不但走路没有力气,居家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后也会出现腰酸背痛。

为寻求进一步诊治,李女士来到了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的肿瘤科门诊。在接诊曾薇医生的指导下,李女士完成了相关的复查项目,结果显示李女士的病情控制稳定,也没有出现肿瘤骨转移的征象。这时李女士不禁向曾医生咨询:我的肿瘤控制稳定,也没有骨转移,但是我为什么会出现乏力和全身骨头关节疼痛的症状呢,而且在家里服用了一些止痛药物,症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

「您很可能是合并有骨质疏松!」接诊的曾薇医生向李女士解释道。

「骨质疏松,是所有的乳腺癌患者都会出现骨质疏松吗?什么样的患者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做什么检测才能确定我是不是有骨质疏松,如果合并有骨质疏松,我该怎么治疗……」李女士不禁发起了连珠炮式的疑问。

曾薇介绍,乳腺癌患者因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面临着骨质疏松的风险,尤其是在接受化疗、内分泌治疗或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中,由于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可导致患者骨密度下降并显著增加了承重骨骨折的风险。

研究数据显示,约 20% 的患者在发生髋骨骨折后1年之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而约 50% 的患者会因骨折致残,并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在乳腺癌患者的随诊随访过程中,除密切监测肿瘤的复发转移外,更应重视骨丢失和骨质疏松的健康管理。

曾薇医生表示,目前,对于所有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卵巢去势、化疗或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都应评估临床风险因素,并监测骨密度,从而早期诊断、发现合并有骨质疏松的乳腺癌患者。同时参照 WHO 推荐的诊断标准,对于中轴骨密度T值 ≤-2.5 的患者,或是胸腰椎X线侧位像发现椎体压缩性骨折或椎体或髋部发生脆性骨折的患者,或是脆性骨折部位发生在肱骨近端、骨盆或前臂远端,而骨密度T值显示为低骨量,也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那目前骨质疏松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和治疗呢?

首先对于所有乳腺癌患者而言,均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建议每日 ≥ 30 min 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步行、慢跑等,提倡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照射;进食含钙丰富的食物;戒烟戒酒;特别注意防止跌倒和身体猛烈撞击,应坚持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并对骨折风险进行评估;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或光照不足者则应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其次,对于低骨量、骨质疏松或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除需改善生活方式外,还应及时给予适当的药物管理,同时还应加强骨密度监测频率。

例如,补充足够的钙剂和维生素 D 对于维持骨密度极为重要。对于绝经后女性建议每日摄入钙 1000 mg,除外每日正常饮食大约可摄入 400 mg,还需要额外补充约 600 mg 的钙来满足身体的需求;建议每日摄入维生素 D10-20ug,因为维生素 D 能够促进钙剂的吸收,以此来维持更好的骨骼健康。在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的同时,使用地舒单抗 60 mg 每 6 个月 1 次也是预防骨相关事件的可选治疗;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特立帕肽可以刺激骨形成和骨吸收,也是减少绝经后妇女骨折发生率的可选方案。

再者,患者可以选择对骨安全影响较小的内分泌药物,以降低骨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例如,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具有独特的雄激素样结构,与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比较,对骨安全的影响较小,因此建议高危患者可选择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

最后,对于存在脊柱病变的乳腺癌患者应至骨科或脊柱外科医师处就诊,寻求关于手术的建议,并酌情提高骨密度监测频率,建议患者可每 6~12 个月进行检测。对于不能进行上述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患者,可以选择中医治疗,或是联合中医治疗。因为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的发生与肾、脾、肝密切相关,因此选用的中药以补肝益肾、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强筋壮骨为主,最终起到增加骨量、降低骨折风险作用。

听过曾薇医生的介绍后,李女士完善了骨密度的检测,结果显示中轴骨密度T值 ≤-2.5,明确了乳腺癌合并骨质疏松的诊断。随即,李女士在曾薇医生的指导下调整了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在口服钙剂和维生素 D 的同时使用地舒单抗治疗。2 个月后李女士的全身骨关节酸痛、乏力的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科普时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 2020 年全球最新恶性肿瘤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全球新发病例高达 226 万例,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人数亦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人数首位。同期,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数为 42 万例,为中国女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之首,占整体女性恶性肿瘤的 19.9%。

2015 年我国在「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将恶性肿瘤列入慢性疾病管理范畴。而乳腺癌作为发病率与治愈率均较高、生存时间较长的恶性肿瘤,已然成为恶性肿瘤慢病管理的典范。因此,我们在乳腺癌患者的随诊随访过程中,除密切监测肿瘤的复发转移外,更应重视乳腺癌各阶段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及伴随疾病,从而给予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健康管理。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