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4-21
原创

世界痛风日 | 1.7 亿国人高尿酸,3 张图告诉你忌口还能怎么吃

4 月 20 日,是世界痛风日。之所以定在这一天,有这样一种说法——因为血尿酸正常值是 420umol/L,高于这个数字的,就被称之为「高尿酸血症」,而痛风就是由高尿酸引起的。
别以为这个数字和你没关系,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高盐、高脂、高糖、高嘌呤的食物比重增加,使得高尿酸血症成为「三高」之后威胁健康的「第四高」。就在我们身边,不仅罹患高尿酸的人越来越多(发病率增长),发生痛风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发病年轻化)。据统计,中国 18-35 岁的年轻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占就诊人群的 60%。

世界痛风日 | 1.7 亿国人高尿酸,3 张图告诉你忌口还能怎么吃
图源:Bigstock

今年痛风日的主题是【走出误区,回归科学】。在本篇我们将解答以下几个问题:

痛风发作就是因为吃得太好吗?痛风会遗传给后代吗?痛风患者严格忌口,那还能吃什么?

都是干货,请耐心阅读。

痛风都是吃出来的吗?

当体内尿酸含量过高时就会引起痛风发作,而尿酸则是嘌呤代谢的产物。这样的「生态链」会让不少人认为:

食物中的嘌呤就是痛风发作的「元凶」!

这是不对的!

实际上,我们体内 80% 的尿酸都是来源于身体正常细胞的衰老分解。

它的源头——嘌呤,是 DNA 和 RNA 的组成部分,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经过肝脏代谢后,形成尿酸,大部分再随着尿液排出。

世界痛风日 | 1.7 亿国人高尿酸,3 张图告诉你忌口还能怎么吃

从总量上来看,食物中的嘌呤对正常人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很小。

但如果身体不能正常代谢尿酸或是生成的尿酸过多,体内多余的尿酸就可能沉积在关节上。这时高嘌呤食物就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诱导痛风发作。

痛风和遗传有关系吗?

痛风的发病与饮食、性别、地区和遗传等均有关系。

  • 性别从总体上来讲,男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
  • 种族、地区
    高尿酸血症在不同种族的患病率为 2.6%~36%,痛风则为 0.03%~15.3%。相比白种人而言,非白种人特别是亚洲人口和太平洋岛屿人民的发病率要高得多。在我国,约每 10 个人就有 1 人是高尿酸血症,每 100 人中有 1 人患痛风。
  • 遗传有研究数据发现,约 20% 的病例有痛风的家族史,提示发病可能与基因有关。当尿酸升高或痛风发作时,请大家不必过分自责。因为这病并不完全是自己「吃」出来的(有种「7 分天注定」的意思了)。

高尿酸/痛风应该怎么吃?

人体的尿酸有 20% 是由富含嘌呤或核酸蛋白的食物分解而来的。通过单纯的饮食控制,血尿酸水平能降低约 1 mg/dL(约 60umol/L), 有助于减少降尿酸药物的用量。再加上食物因素可能是痛风发作的诱因,所以饮食干预对痛风患者还是非常必要的。但饮食干预≠过度忌口,严格限制嘌呤饮食也是不切实际的,对痛风患者而言则是要:尽量避免高嘌呤饮食。

哪些食物要避免食用、哪些食物可以放心吃?可以参考下面的图片:

世界痛风日 | 1.7 亿国人高尿酸,3 张图告诉你忌口还能怎么吃
世界痛风日 | 1.7 亿国人高尿酸,3 张图告诉你忌口还能怎么吃
世界痛风日 | 1.7 亿国人高尿酸,3 张图告诉你忌口还能怎么吃

结合以上来看,痛风患者的食物选择性还是比较多样的。

除了减少嘌呤的摄入,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促进尿酸排出,避免痛风发作呢?

促进尿酸排出,有什么好方法?

临床上医生们经常用碳酸氢钠片来碱化尿液,由此很多人认为同样含有碳酸氢钠的苏打水可以促进尿酸排出。

2020 年美国风湿学会(ACR)更新的《痛风管理指南》指出:

对于使用促排尿酸药治疗的患者,应充分补水,但缺乏需处方碱性药物的有效性证据。也就是说碳酸氢钠片对痛风的治疗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更别提苏打水了。还有不少痛风患者喝了假苏打水——碳酸饮料,带来更多的健康隐患。

世界痛风日 | 1.7 亿国人高尿酸,3 张图告诉你忌口还能怎么吃
图源:Bigstock

"世界上最好的饮料就是白开水",每日至少 2000 毫升白开水是公认降尿酸的管用方法。

最后绕了一圈回来,我们发现,降尿酸最管用的方式,还是管住嘴,迈开腿,控体重,多喝水。

如果这些方式都无济于事,那就是遗传、性别等不可改变的因素了。一定要及时找医生评估,根据医嘱按时吃药、定期监测,才可能把尿酸管理好。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