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3-07
原创

喜讯: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何松青教授团队发现脑死亡供体肝移植的补体依赖性损伤机制及干预策略

2 月 21 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何松青教授团队在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AJT,美国移植杂志)在线发表题为「Complement inhibition alleviates donor brain death-induced liver injury and posttransplant cascade injury by regulating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signaling」(补体抑制通过调控磷酸肌醇 3-激酶信号传导减轻供体脑死亡引起的肝损伤和移植后级连损伤)研究论文。我院肝胆外科何松青教授为论文第一通讯作者,袁观斗博士和钟伏弟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

喜讯: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何松青教授团队发现脑死亡供体肝移植的补体依赖性损伤机制及干预策略

【原文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 gdR85 hx-WTXGt)

该论文是「小鼠脑死亡供体肝移植的补体依赖性损伤与修复机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相关研究工作历时 8 年,2014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19 年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0836720.X),如今在国际著名杂志 AJT 发表。

喜讯: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何松青教授团队发现脑死亡供体肝移植的补体依赖性损伤机制及干预策略

研究发现:在脑死亡的早期,机体补体系统即被激活,并可以通过补体 C3a/C3aR 通路参与脑死亡诱导的供肝损伤,包括凋亡和炎症损伤,靶向性抑制补体可以缓解脑死亡介导的供肝损伤。

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活体供肝移植比较,这种促炎受损状态的脑死亡供肝被移植到受体后,在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二次打击下,引发了机体更加严重的炎症反应和肝脏损伤,被称之为「级连损伤」,补体系统过度激活参与「级连损伤」机制。

喜讯: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何松青教授团队发现脑死亡供体肝移植的补体依赖性损伤机制及干预策略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较有效的治疗手段,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肝癌的治疗。

目前肝移植供肝主要来源于脑死亡供体,但是脑死亡过程会引发机体发生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比如交感神经兴奋、炎症因子释放、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会诱导供肝损伤,并被认为会进一步增加肝移植后并发症,甚至是移植肝原发性无功能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病人生命。

然而,脑死亡介导的供肝损伤的潜在分子机制并不清楚,并且这种受损的供肝如何影响移植后肝脏功能和病人预后也有待探究。

研究发现:靶向性抑制脑死亡供体补体系统激活,可以明显缓解这种脑死亡供肝肝移植后的「级连损伤」,当同时靶向性抑制供体和受体补体系统活化后,可以进一步减轻「级连损伤」,并明显提升脑死亡供肝移植小鼠 2 周的存活率。 

机制上,激活后的补体通路通过调控 PI3K/AKT/mTOR 通路介导了肝脏细胞凋亡和级连炎症反应,靶向性抑制补体活化起到抑制细胞凋亡和肝脏级连炎症反应,改善脑死亡供肝移植后损伤和预后的作用,为脑死亡供肝器官保护及脑死亡供肝移植相关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