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3-07
原创

爱耳小常识请「听」好|警惕这些行为正在伤害你的耳朵

养成健康用耳好习惯

今天是全国第 24 个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关于我们的耳朵,你了解多少,其实,许多看似平常的习惯可能会对耳朵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爱耳护耳小知识吧。

这些行为有损听力要特别注意:

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噪声、疾病、外伤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耳朵的正常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而且,日常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习惯均会对耳朵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1. 乘坐公共交通时听耳机。在乘坐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时,由于周围环境噪声的影响,很多人会不自主加大耳机音量,长此以往会造成听力下降。

2. 用硬物掏耳朵。其实,人们进行咀嚼动作时耵聍会自己排出,不需要主动清理,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我们前往医院「主动出击」。相反,如果大家擅自掏耳朵,就有可能会将耵聍推到深处,也容易伤到外耳道和鼓膜,影响听力。

3. 擤「错」鼻涕。由于鼻腔后部与中耳腔通过咽鼓管相通,擤鼻涕的「姿势」不对会将耳腔内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4.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如经常泡酒吧、唱 KTV,高分贝的音乐会让人兴奋,但过度的瞬间高声和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都可能造成听力损失,甚至会形成慢性听力受损。

如何正确保护我们的耳朵:

耳朵对于我们来说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呢,下面这些爱耳小常识请「听」好:

1. 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耳机,需要佩戴耳机时,选择头戴式要比耳塞式危害稍小。

2. 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应超过 45 分钟,每隔 45 分钟,至少摘下让耳朵休息 10 分钟。

3. 使用耳机时,音量的大小以自己能够听到的最小音量为宜,不应追求「环绕音立体声」。

4. 走路、坐车时不宜使用耳机。

5. 如果经常去 KTV、酒吧、体育赛场和其他嘈杂场所,可以使用耳塞保护听力。

6. 不要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休息不好、精神长期紧张都会导致耳朵的免疫功能降低。

7.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含锌、铁、钙等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可有效地扩张微血管,从而促进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不可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品,切忌暴饮暴食,同时要戒除烟酒。

如何选择适合的助听器?

对于听力受损的患者而言,一旦确诊,早期干预是成功的关键,这时候及时选配助听器能有效改善听力,改善生活质量。那么,应如何选择适合的助听器呢?看看我院耳鼻咽喉头颈科专家怎么说。

1. 咨询耳科专业医生,首先排除听力损失的可纠正原因,评估有无佩戴助听器指征。

2. 如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无法改善听力,经听力学检查评估,选择合适的助听器,并根据患者需求调整设备。

3. 助听器佩戴后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通过试用并调整来决定它是否适合你。

4. 一部分助听器是通过增加助听器功率,以适应听力损失加重仍然能适用,但助听器不能无限期地发挥作用,一般而言,助听器大约可以使用 5 年的时间。

5. 确保助听器含有保修服务,包括在特定时期内的零件更换和人工服务费用。

6. 小心误导性的言论。助听器不能恢复正常听力或消除所有背景噪音,如有疑惑,请咨询专科医生。

让我们一起科学爱护耳朵,用健康的耳朵,去聆听更多的精彩。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