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2-28
原创

不是减肥不成功,是停不下来,怎么回事儿?

小美(化名)16 岁,学习成绩优异,爱好体操、舞蹈,在学校一直很受欢迎。

「小美,你的腿好像变粗了。」同学无意间的一句话,深深扎进了小美心里。

小美低头审视自己腿,原本不粗的腿在她眼里也变得粗大无比。从此,身材成了小美最在意的事,减肥成了她最重要的事。

她开始控制饮食,每天只吃蔬菜或水果,有时甚至不吃。

过了一段时间,小美的腿似乎瘦了一些,得到了同学们艳羡的目光,但小美对自己的体重仍不满意。

小美还想脸再瘦点,腿再细点。所以,她越来越不敢吃东西,一想到吃东西会发胖就感到恐惧,还常常运动过度。

身高 165 cm 的小美, 体重只有 35 kg。因此,她的 身体 出现停经、掉头发、头晕、疲倦、怕冷等不良状况,还 时常感到烦躁、心情低落

小美曾因没吃东西晕倒被送往医院,尽管医生告诫再这样下去会有生命危险,小美也无法控制「吃东西—催吐」的条件反射,因为她无法忍受饱腹感。

最后,小美来到 深圳市康宁医院心身医学科 就诊。

经过医生详细检查和评估,小美被确诊为 神经性厌食症。

法国名模伊莎贝尔. 卡罗也因厌食症 28 岁时离世。她曾说:「用我的痛苦传递一个信息:超瘦意味着危险,最终会导致死亡。

什么是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是指 有意节制进食,导致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的一种 进食障碍,患者对「肥胖」的恐惧和对形体的过分关注,多发 13-20 岁的年轻女性。

有些患者即使已骨瘦如柴,仍认为自己肥胖,即使体重很低仍强烈地害怕体重增加会发胖而 不肯进食,常采用过度运动、诱吐、腹泻药等方法避免体重增加,同时还可能伴有 暴食发作

神经性厌食症有哪些危害?

导致体重严重降低,无食物摄入导致低体温、低血压、心率降低、皮肤干燥粗糙、脱发、停经、骨质疏松等 躯体表现

往往伴有 抑郁、焦虑、强迫症;严重者诱发心律失常、恶病质、机体衰竭和死亡。

由神经性厌食症相关并发症死亡率在 6%-15%,是所有精神障碍疾病中 死亡率最高 的。

神经性厌食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 心理因素: 性格过度自卑、固执、敏感、好胜、自尊心强、追求完美的人,可能会因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压力过大、遭受挫折等导致患有神经性厌食症。

2. 家庭因素: 家庭矛盾冲突,父母过分保护溺爱孩子。父母过度关注子女饮食、体重问题,对孩子形体完美的期待值过高,反复唠叨,甚至强迫进食,可能发展成神经性厌食症。

3. 社会因素: 现代社会的审美趋向,大量媒体宣传以瘦为美,追求完美的标志是苗条瘦身。

4. 其他因素: 遗传因素及特殊职业要求如演员、歌手、舞蹈家、体操等需要「美感」的职业。

患者家属小贴士

1. 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帮助厌食症患者需要做很多工作,会面临一系列困难,情绪也容易受影响,如若发现自己情绪抑郁或过度焦虑,要寻求家人、朋友等的支持。

2. 不一味地责怪患者 当患者拒绝吃东西时,责备是没有用的,甚至会让自己不断陷入与患者的争吵中,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3. 不争辩体重相关的问题 争辩对患者没有帮助,因为厌食症的患者看待自己的体型就像是加了滤镜一样,不管变得多么瘦弱,在镜子里看到的只会是肥胖。

4. 了解、重视神经性厌食症 由于患者几乎意识不到疾病的严重性,很难控制自己的饮食,所以家属需要了解、重视,才能正确地帮助患者。

5. 接纳患者的不良情绪 患者对吃了多少、热量多少、体重增加多少等强迫重复的思考扰乱了他们的思维,使他们难以在其他方面集中注意力,他们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

6. 劝告患者寻求专业帮助  患者治疗意愿低、病程时间长、相关医疗风险大,患者和家属往往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疾病。如果不接受治疗,神经性厌食症会导致慢性健康问题、抑郁甚至死亡。

通过专业治疗,小美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体重,管理好自己的饮食,已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的状态。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