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2-03
原创

后疫情时代,新冠仍在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春节走访亲朋好友的时候,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大家对新冠的控诉。

体力大不如前,感觉自己很虚弱,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睡眠质量变差了,整夜翻来覆去睡不着,还老是在半夜醒来

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担心自己或家人会患上新闻中的心肌炎和大白肺,一直处于消沉的状态

很多学习生活的计划都被「阳了」打乱,处于焦虑的心态一直未能平复

......

大家不约而同地发现,对于新冠体验,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我们想象的范围,我们不得不承认,关于新冠,虽然我们经历了 3 年之久,而实际交手之后,才意识到,我们对它还是知之甚少,从真实感受上体会到,关于临床无症状的定义与真实感受的区别。

由于身体的不良感受或负面体验,引发的各种负面情绪。加上网络上各种信息,真假难辨。信息过载之后有人人心惶惶,有人麻木平躺。

信息过载:信息过多,而且信息有些准确,有些不准确,使得大家在需要时难以找到值得信赖的来源和可靠的指导。这种现象称为「infodemic」。

通常来说,当个体感受到信息过载带来的痛苦感、恐惧感、疲惫感、我们就会停止接收更多的信息。但是那些害怕错过信息的人,明知信息过载会导致痛苦,仍会偏向于继续刷信息,难以停止下来。

人们常说,知道得越多,恐惧得越少,但是对于信息过载的个体来说,「知道」(信息)越多,可能恰恰相反,恐惧、焦虑越多。

过去的三年,新冠很多时候都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主角,成为我们每天不可绕过的话题。虽然在放开之前,大家都是阴性的,但是实际上,我们的意识和心理均承受了足够多的压力与影响。这些影响或许没有真实的感受来得直接,但产生了很多浸润式的影响。好比在我们内心深处,我们都在不断地经历重复的新冠病毒感染。

后疫情时代,新冠仍在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图片来源:Bigstock

放开之后,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是,切身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怎么想象,或许都很难 100% 契合我们对新冠病毒想法,这也会导致我们产生一种明显的失控感和焦虑情绪。

未感染时

当我们还没感染的时候,因为看到了众多不确定的症状和未知的可能性,我们饱受着「恐阳」的忧虑,很多本来的「幸运儿」却需要更谨慎地生活,对自己乃至家人的行动加以控制,导致焦虑在更加狭窄的范围内不断负性循环。

感染后

当感染之后,因为在感染期间糟糕的体验以及各种后遗症的信息,这些不确定性也影响了我们的情绪,身体一旦出现不适,都会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是否是新冠后的后遗症,担心这些症状会持续很长的时间,更有焦虑者会担忧终身受到影响。

实际上我们无法判断是躯体的后遗症对我们的影响更多,还是心理因素对我们的影响更甚。

例如我们身体实际已经在恢复过程中,甚至已经恢复了,影响我们的不再是病毒,而是焦虑的情绪。这就好比受伤后留下了疤痕,是疤痕直接地影响,还是对疤痕的介意让人难以释怀,以至于我们的生活受到了困扰。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感受不存在错误,任何的感受都是我们真实的体验。如果您发现自己还是过度地被持久不消退的症状,新冠信息,焦虑的情绪所影响,您可以及时向专业的人员寻求帮助。

后疫情时代,新冠仍在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图片来源:Bigstock

实际上,不管是哪种态度,保守亦或是躺平;无论是哪种声音,抱怨亦或是激进;呈现的各种情绪,焦虑,恐惧亦或是乐观,无畏;展示的各种行为,保护回避亦或是不管不顾;那都是我们形式各样的自我保护机制,都很显然地指向一个共同的核心:更好地保护自我,希望更好地生活。

有了这个核心的前提下,各种的行为,也就可以互相理解了。

无论情况如何,我们都必须看见且承认时间在不断前行,人类在不断地前进。

在过往的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中,我们不断迎接冲击,大自然不断给予我们各种提醒,警惕我们永怀敬畏之心。各种病毒细菌永远存在且不断进化,而人类的免疫系统也紧跟其后日渐强壮。每次在冲击之下,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均会从失衡到重新恢复平衡。

时间如白驹过隙,有遗憾,有悲欢,但是我们依然有此刻,那就是幸运。

新的一年,除了那些不能被遗忘的过往和瞬间,更值得我们记住的是应该寻求更好的生活这一不变的目标。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让专业人士研究专业的事情,我们需要慢慢地把更多的注意力回归到生活本身。

因为我们的情绪,行为乃至各种防御,不也正是为了更好地活着(生活)吗?新冠病毒,对于身体的后遗症,或许值得我们关注且继续观察;而新冠病毒对于心理的影响与后遗症已悄然发生且更值警惕。

愿大家都能在与新冠病毒的交手中获取属于自己的平衡,保持心理韧性,身心健康。

最后几点心理调适小建议:

① 谨防信息过载,减少关于新冠病毒信息的过度摄入,毕竟我们都不是病毒专家。

② 积极加强锻炼,保证身体的抵抗力,提高自我免疫力。

③ 把对外界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更多地自我关注(可以尝试正念练习)。

④ 不断清晰自己想要的生活,往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断前进,逐渐回归到自己喜欢的节奏中。

⑤ 当我们尝试做了各种努力,发现自己依然被困扰,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