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2-16
原创

疫情防控政策放开,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

当前,疫情防控政策逐渐放开,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天佑医院内分泌科喻明主任提醒,糖尿病患者如果感染新冠,轻症或无症状患者,根据目前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可以居家隔离,不必恐慌;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尽快到就近医院就诊。居家隔离的糖尿病患者要积极调控血糖以及相关的基础疾病指标,控制血糖稳定,减少血糖的波动;隔离期间要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多喝热水,备一些必要的抗病毒药物;注意做好健康检测,定时测量体温,自我观察症状有没有变化。

什么是糖尿病?

喻明主任表示,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大多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三多指的是吃得多、饮得多、尿得多,一少指的是体重减少。此外,糖尿病患者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例如皮肤瘙痒、乏力疲惫、饥饿、视物模糊等。

注意!这些人容易患糖尿病

1、有糖尿病家族史

2、高血压、高血脂患者

3、40 岁以上曾有过高血糖史或尿糖阳性患者

4、超重肥胖人群

5、有巨大儿(出生体重 ≥ 4 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

6、吸烟、体力活动少、生活压力大和精神持续紧张者

疫情期间,糖尿病该如何预防和管理?

疫情防控政策放开,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

内分泌科喻明主任讲到,糖尿病是典型的慢性疾病,疫情期间,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健康管理,对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来说至关重要。患者若积极配合治疗,糖尿病可以被控制、延缓,大大减轻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1、平时生活中做到健康饮食。多吃粗粮,少吃细粮。牛肉、鸡肉、鱼肉等肉类交替食用,保证营养均衡。

2、加强身体锻炼、维持正常体重,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可以进行慢跑,爬楼梯、爬山、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活动。

3、拒绝熬夜,保持良好心态。大量研究表明,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分泌在生理条件下是有昼夜节律的。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人体生物钟紊乱,进而引发糖尿病。

疫情防控政策放开,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

4、戒烟酒等不良习惯。吸烟会影响血糖,由于香烟中含有尼古丁,这种物质会刺激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会分泌肾上腺素,而肾上腺素属于升糖激素,所以会导致患者血糖升高。

5、定期体检、定期监测血糖。建议至少每年到医院检查一次,主要包括血液相关的检查、肾功能检查、尿常规、B 超检查、心电图检查、胸片检查、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检查以及眼底检查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糖尿病的误区,你知道吗?

误区 1:糖尿病一定会遗传吗?

不一定!糖尿病确实有遗传因素,父母有糖尿病,其子女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升高,属于易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但是,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遗传因素的贡献是有限的,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后天的环境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当其冲,有遗传易感性不可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远离糖尿病。

误区 2:少吃糖就一定不得糖尿病?

错!糖尿病与吃糖并无直接关系,多吃糖未必得糖尿病,少吃糖未必不得。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酗酒等诸多因素有关。如果胰岛功能好,摄入再多的糖也可以有效利用,血糖也不会升高。反之,若因多种原因导致胰岛功能异常,则少吃甚至不吃糖,也会有糖尿病的发生。

疫情防控政策放开,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

误区 3:只有胖子才会得糖尿病吗?

不一定!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几率确实要更大一些,尤其是腹型肥胖者。腰带越长,离糖尿病的距离就越近,但这并不等同于只有肥胖者才患糖尿病。如果瘦人有其他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也一样可能患糖尿病。预防糖尿病,人人有责,无论胖瘦。

误区 4:糖尿病人不能吃甜食和水果?

错!糖尿病患者在合理控制总热量和均衡营养前提下,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是绝对禁忌的。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只要合理控制好总量,这些还是可以适度摄取的,但切记千万不要吃多,可优选升糖指数较低 (GI<55) 的水果,如苹果、梨、樱桃、草莓、哈密瓜、桃等。

图源:摄图网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