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2-09
原创

手臂上道道伤口的背后,是他发出的「求救信号」

近日,18 岁的小晨(化名)又一次来到横店文荣医院,与精神卫生科的许美园医生「闲聊」。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以及药物治疗后,他的情绪已经稳定了不少,曾经时不时就出现的自残行为也没再发生。

说起这个男孩,许美园对与他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印象深刻。

她说,当时小晨在妈妈的陪伴下走进诊间,一进门就看见了他手臂上裹着的纱布,再一细看,整条手臂简直触目惊心,密密麻麻全是划痕,有浅有深,有些已经变成疤痕,有些还未结痂,呈现出嫩粉色,像条形码一样排列在他的手臂上。

手臂上道道伤口的背后,是他发出的「求救信号」
与小晨有同样自伤行为的孩子的手臂

小小年纪的他为什么频频出现自残行为?这还要从父母的争吵说起……

父母的一次吵架 让他一脚迈向危险边缘

在小晨的记忆中,父母从他很小的时候便总吵架,对自己也不怎么关心,尤其是弟弟出生后,俩人更是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弟弟身上。在他 6 年级时,父母爆发了一次异常激烈的争吵。

那天,他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听着门外的吵架声,心烦意乱的他很想做点什么来宣泄心里的难受。这时,他看见了文具盒里的小刀,于是抓起刀子往自己的手臂上划了一下。

「当时没觉得疼,只觉得心里很爽。」从那以后,每当他感到烦躁伤心,常常会不由自主地伤害自己,在手臂划开一道道伤口,看着血流出来,他觉得有种释放的感觉。

前段时间,小晨又一次伤害了自己,但没想到刀子过于锋利,划开的伤口很深,血流不止。父母这才意识到孩子的异常,带他到了横店文荣医院精神卫生科。

伤害自己 其实是孩子的「求助信号」

许美园医生指出,当负面情绪到来时,自伤成为了青少年自我宣泄的一种方式,通过伤害身体来缓解心理上的痛苦,常表现为划伤皮肤、割腕、拽头发、撞头、咬伤、烫伤、掐自己等等。

不同于自杀,这种行为并不是为了死亡解脱,而是为了逃避现实,是痛苦的表达与求助的信号。

临床上将这些行为统称为「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harm,NSSH)

在全球,儿童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的发生率约为 19.5%。近年来该病患病率仍旧在不断上升。

早期的自伤行为往往有迹可循,当出现如下现象时,家长需要保持警惕:

●身上出现不明原因的划痕,天热了却仍然穿着长袖,刻意避免裸露胳膊与腿;

● 突然出现在手臂上的腕带或手腕装饰物,且很少摘下;

● 在网络搜索自伤相关的词条;

● 突然出现在手腕处、关节处的纹身;

● 刻意隐藏起来的尖锐物品;

● 出现人际退缩与人际回避,且对社交活动失去兴趣;

● 饮食与睡眠问题;

● 情绪上的异常波动,如焦虑、沮丧或突然的情绪爆发;

● 其他有别于以往的状况;

自伤行为一旦形成,有较高的重复性及成瘾性,所以一定要早期干预。

如何摆脱 自伤行为

自身角度

要停下自残行为,首先要觉察难以忍受的痛苦情绪是在什么样的情境里发生的,看看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既能发泄情绪又能减少伤害。

比如,手握冰块,可能迅速地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躯体感觉而降低情绪水平;用弹手腕上带的橡皮筋的疼痛代替刀割;撕碎一本书,踩破一堆气球;洗一个热水澡,让自己放松下来……

若无法自己疏导,可以找家长或者朋友进行倾诉,这也是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

家庭角度

1. 保持冷静,用心观察多陪伴

家长要留意孩子释放的寻求关注的信号。

比如明确表达自杀念头,出现自残行为,睡眠时间严重不足,长期心里郁闷、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经常旷课、不交作业,情绪易激动等。

做一个有心的观察者,尽可能陪伴孩子,避免向其施压,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 真诚倾听,避免指责

父母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他们:「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想说,我都会倾听,无论你面临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会支持你。」让孩子相信你对他的爱。

另外,在得知孩子有自伤行为时,不要表现得过于震惊,也不要说「为什么要伤害自己?」「你怎么这样傻?」「你脑子进水了?」等一系列指责的话语。

如果家人以震惊或批评的方式表达,可能会强化自残行为并导致孩子在今后拒绝寻求帮助和治疗。

专业角度

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能够提供比家庭内部处理更为安全的应对方式。对于高危青少年(如遭遇校园霸凌,没有家庭温暖,情绪不稳,拥有边缘型人格障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等原发病)进行早期风险预测和心理疏导,避免自伤行为形成。

对于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还可以通过控制原发病来降低自残行为发生的频率。

目前对于非自伤性自杀的治疗,可以通过药物、心理等多样化治疗方式,使孩子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到曾经健康快乐的状态。因此,当发现青少年的自伤行为,一定不能拖延,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