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2-01
原创

男性生育力「断崖式下降」的背后,有哪些「幕后黑手」?准爸爸必看

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则消息。消息援引一篇来自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研究者的研究报告,它说「男性生育能力呈断崖式下跌」。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不禁疑惑:如今更为丰富的物质水平和精神活动,本应给人更好的生活和更长的寿命,可为什么研究却说近些年来男性生育水平呈「从悬崖上掉下来似的」下降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报告中研究人员对 1981 年至 2019 年间已公开发表的与男性精子质量有关的英文文献进行了数据收集和分析,数据包含了来自 6 大洲、53 个国家共计 5 万多名男性精液样本。结果发现,在 1973 年,全球男性平均精子浓度约为每毫升精液 1.01 亿个精子;而到了 2018 年,精子浓度下降到了 4900 万/毫升,降幅高达 51.6%;而在对全球男性平均精子数量的分析中,从 1973 年至 2018 年降幅达 62%;且下降的速度还在加快,2000 年前的下降速度约为每年 1.16%,2000 年后达到了每年 2.64%。

近半个世纪的时代洪流,给全球男性平均生育力带来的影响是超过半数的下降水平,也直观的感受到了当前背景下男性生育力的脆弱。

而作为家庭中顶梁柱一般的男人,在我们的生育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直「坠向崖底」的男性生育力的下降,到底是哪只看不见的手在使劲儿把它往悬崖下推呢?

影响精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先天性因素,包括遗传、发育等,这些因素在青春期结束后就决定了男性的生育能力。除此以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只「危险的手」,它们在后天因素中常常扮演着非常危险的角色:

一、物理因素:

1. 高温:睾丸生精的最适温度是 35℃ 左右(比体温低 1-2℃),高温作业、习惯性泡热水澡或桑拿、穿紧身裤等都会导致阴囊内温度过高而影响精子的生成。

2. 放射线、电磁辐射和微波等会引起睾丸生精细胞受损,影响精液的质量。

二、化学因素:

各种有损生殖功能的药物,如化疗药物、激素类药物等;环境或食物中的生殖毒性物质,如杀虫剂含有类雌激素物质会损害男性的生精功能。

所以因为工作等原因需长期接触这些物化因素的 「准爸爸们」可更要做好精子质量的监护和保护呀~

三、生活方式:

吸毒、吸烟、酗酒、长时间驾车或骑行、久坐少动、肥胖以及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对精子产生不利影响。从某种角度来说,物质文化生活丰富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偶尔慵懒或生病」的精子。

四、感染因素:

生殖道炎症,严重的如淋病和结核可能引起输精管道梗阻,导致无精子症;轻度的感染也会增加精液中白细胞数量,导致精子活力降低和功能下降;腮腺炎病毒也可能会侵犯睾丸组织,导致生精功能低下。

五、精索静脉曲张:

会引起阴囊内温度升高、影响睾丸血供和酸性代谢产物的蓄积,而影响精液质量。

不过各位男性朋友们也不用过度害怕。北京家恩德运医院还想提醒大家的是,在生育力降低的客观背景下,一方面我们要做好个人的健康管理和生殖保健,另一方面辅助生殖技术依然能够为广大的男女朋友们实现「好孕」的梦想,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可为少精、弱精、甚至是无精的男性朋友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始终在此,为「断崖式下降」的精子质量搭起圆梦的桥梁。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