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1-11
原创

体检查出这 4 种病先别慌,其实大多数不需要治疗!

大家好啊,小编刚完成了一年一度的体检,再一瞧,中年人的朋友圈里哀嚎一片!

有人被「三高」困扰,痛下决心减肥;

有人椎间盘脱出、颈椎增生苦恼不已。

小编平常也是自诩年富力强,绝对顶得起半边天。

可每到体检时心跳加快、紧张不已,特别怕生病,怕自己倒了整个家就乱了。

工作冲锋向前,拿结果犹犹豫豫。尤其是报告单上的妇科名词,每每看到,吓个半死。

今天咱就请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妇科医生,好好聊聊妇科体检常见的那些「误会」。

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曾经困扰了很多女性,它到底是何方妖孽?又或者是不是病?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宫颈的结构,子宫颈上皮由子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和子宫颈管柱状上皮组成。

青春期后,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颈发育增大,子宫颈管柱状上皮及其下的间质成分到达子宫颈阴道部,使原始鳞-柱状交接部外移。

原始鳞-柱状交接的内侧,由于覆盖子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菲薄,其下间质透出呈红色,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为柱状上皮异位。

由于肉眼观似糜烂,过去称为「宫颈糜烂」,实际上并非真性糜烂,属于生理现象。

但宫颈光滑并不代表没有病变,因此只通过肉眼观察很难区分是宫颈病变还是柱状上皮异位,一定要定期进行宫颈的防癌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宫颈纳囊

很多女性朋友体检做完妇科超声后,报告单末尾都会显示宫颈囊肿,然后急匆匆跑到妇科门诊询问:「大夫,我宫颈长肿瘤了,还有好多个呢,你赶紧帮我看看。」

宫颈纳囊的形成原因其实跟我们脸上长「青春痘」相似,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子宫颈的生理性变化。

宫颈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子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堵塞,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形成瘢痕压迫腺管,使腺管变窄或堵塞,腺体分泌物潴留于腺管内形成囊肿,称为子宫颈腺囊肿。

一般没有症状,也无需治疗,定期行妇科检查。  

宫颈肥大

顾名思义就是子宫颈较正常的大,子宫颈肥大是慢性子宫颈炎的一种病理改变,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导致腺体及间质增生。

此外子宫颈深部的腺囊肿均可使子宫颈呈不同程度肥大,硬度增加。

只要排除宫颈病变单纯的宫颈肥大通常无需治疗,少数患者可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阴道分泌物增多,淡黄色或脓性者,可了解有无病原体感染,针对病因给予治疗。

卵巢囊肿

体检发现卵巢囊肿先别慌,也不要网上一顿搜索,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听听大夫怎么说。

卵巢囊肿一般可分为生理性囊肿和病理性囊肿两种,生理性囊肿最常见的主要有妊娠黄体囊肿、滤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化滤泡囊肿等。

多为单侧,壁薄,直径 ≤ 8 cm,观察或口服避孕药 2-3 个月,可自行消失;若肿块持续存在或增大,卵巢病理性囊肿、卵巢肿瘤的可能性较大。  

卵巢囊肿一般没有症状,如果囊肿较大且活动性好,在剧烈运动、受到撞击或突然发生体位改变时出现急腹症表现,可能是卵巢囊肿破裂、蒂扭转,一定要及时就医。

因此,如果是体检发现的卵巢囊肿,先不要着急,弄清楚是哪种类型再对症治疗。

如果今年体检拿到报告单后再看到上述名词时,希望大家不要太紧张,发现问题也要及时就医哦~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